冰壶“一娃”11岁女子冰壶运动员王一娃

    妈妈给扎的马尾辫左右摇摆,黄色国家队队服外面套上了绣着鸭子的羽绒坎肩,手握爸爸给新买的冰壶刷,时而凝神弯腰,沉着地给队友指点位置,时而又鼓起腮、瞪起眼,精灵古怪地跟队友开起玩笑。
    在黑龙江省冰上基地的冰壶训练场地上,一个11岁小女孩的娇小身影,在40余米长蓝红相间的两个大本营间来回滑行。
    这个身影,即将出现在第13届全国冬运会冰壶赛场上。
    她叫王一娃,哈尔滨市铁岭小学五年级学生,同时也是黑龙江省顺时针冰壶俱乐部成员。一娃爸爸曾是中国第一批冰壶运动员,妈妈曾是专业游泳运动员。本届冬运会上,一娃将代表新疆塔城队出战。
    别看一娃才11岁,她可算得上冰壶“小老将”,从8岁学习冰壶至今已打过十多场专业比赛。只要没有年龄限制,近两年的全国冠军赛和锦标赛,她必定到场参赛。去年4月在新疆,一娃和队友一起拿到了全国冠军赛的第五名。
    “孩子是过敏性体质,还有鼻炎,我们也担心冰壶场地的冷空气会对她有影响,原来就寻思带着她到冰壶场地玩一玩,体验一下,”一娃爸爸王志强说。“可这一玩孩子就上瘾了。”
    “我刚接触冰壶时,觉得冰壶和大本营五颜六色很吸引人,而且还可以在冰上‘打出溜滑’玩,”一娃说,“就是‘好玩’。”
    8岁的一娃学了将近半年冰壶后,进行了运动员注册,然后就开始打专业比赛。
    “刚开始一娃体重还不到20公斤,和冰壶重量差不多,那时投壶和挡壶力量还欠缺,现在孩子长大了,这些基本功早就不是问题了,”一娃妈妈张岩说。
    一娃的每场比赛,张岩必到赛场。与妈妈每场比赛心都“提溜着”相反,一娃是“和谁赛都行,反正不紧张”。“别看年纪小,心理素质非常好,对手再强也不怕,关键球担得起来。”张岩说,一娃现在经常打三垒、四垒关键球,被不少队友和对手戏称为“神娃”。
    为准备冬运会,爸爸给一娃准备了新冰壶刷,一娃正抓紧适应训练。她说:“能在十三冬上拿块奖牌是我这次比赛最大的愿望。”
    王志强说,冰壶现在还只是一娃的业余爱好,她学习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人缘也好,还是“三道杠”,大队委员。在她的带动下,几个同班同学也开始学习打冰壶。
    “即使将来不打专业,冰壶作为孩子一生的爱好,也挺好,”王志强说。

(王建威)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