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冬运会“精彩赛场”的幕后与亮点

  冬运会赛事精彩、有序、公平地进行,离不开那些在幕后付出的工作人员,从裁判员、竞委会工作人员、制冰师,再到比赛数据处理技术人员,这些不在聚光灯下的工作者,功劳不可忽视。

竞委会:工作时间超长
   

  早上9点到岗,晚上11点结束,这是十三冬冰壶赛场竞委会人员的工作作息,一天14个小时的工作,忙起来,这些人连盒饭都没时间吃。十三冬的比赛还有几天才结束,可是已经有几位工作人员生病倒下了。
    井然有序的比赛背后凝结着大量工作人员的辛苦。从新疆接过十三冬赛事的那一天起,冬运中心各项目部与新疆当地体育局的工作人员就开始对赛事运转流程考虑。
    以冰壶和冰球为例,新疆此前没有开展过该项目,更没组织过比赛,硬件、软件方面,竞委会都提出建议。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冰球冰壶部副主任、本届十三冬冰球冰壶竞委会副主任雷懿介绍说,由于本次比赛的冰壶馆没有专门建造,只是利用短道花样滑冰馆的副馆,所以,首先要解决冰面不平整的问题。因为,冰壶项目对于冰面质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近似于苛刻。
    “冰场下面的排管布局,导致浇出来的冰面不平整,而冰壶要求各个点都是水平的,基础冰不平,会直接影响浇完冰面的平整度。”雷懿说,为了给参赛队伍提供比赛条件,竞委会特地从加拿大请来专职制冰师蒂姆。蒂姆是加拿大专家级的制冰师。后来通过浇冰补水的方式,将冰面找平。资格赛期间,竞委会还为新疆当地培养一些制冰师和辅助裁判,为新疆将来开展冰壶项目做出了基础建设。
    再比如说,由于是副馆,冰壶项目比赛的附属设施几乎为零,在比赛期间就需要临时搭建功能房,“搭建的简易工房区域要划分出,队伍休息室、裁判工作间、工作人员休息室、志愿者工作间、会议室、媒体工作间等,当时我们提出的要求是至少要搭建25间房,才能保证赛事正常运转。”雷懿介绍说。
    此外,比赛器材的购置,也是由竞委会列出明细,新疆当地购置。赛事开始,竞委会就更为忙碌了,由于冰壶比赛要进行单循环赛,且项目设置繁多,既有冬奥会男女冰壶赛,还有青年男女赛与混双,赛程极为密集,一天要安排四轮比赛,基本上从上午十点一直打到夜里十点,竞委会的工作人员要提早一小时到岗,待比赛结束后还要小结,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准备,每次坐班车返回驻地时,都已是深夜了。

制冰师:全天候的守护
   

  十三冬冰壶赛场上,除了运动员、教练、裁判、志愿者,还有一个岗位上的人默默地关注着场上的一举一动,他们的名字叫制冰师。每场比赛结束后,是制冰师最忙的时候,他们要根据上一场比赛的情况,对冰面进行修整。
    冰壶场地是对冰面要求最高、工艺最复杂的冰上项目,本次冬运会除了聘请来自加拿大的国际四级制冰师蒂姆外,还有三名中国的制冰师参与:马永俊、龚铭磊、吕伯燃。
    龚铭磊负责推冰车修弧线,马永俊负责给冰面打点,吕伯燃负责把冰点找齐,每场比赛结束后,三个人分工合作,配合流畅。记者在冰壶场边计算过,马永俊在冰道上打点,一趟下来手臂挥动80次左右,时间不到50秒,一条冰道至少要来回两趟,而新疆冰上中心冰壶馆共有5条冰道。这一天要走多少路,他们自己都没有计算过。
    龚铭磊去年大学毕业,曾经在北京、上海的冰壶比赛中参与过制冰的工作。得知能来十三冬当一名制冰师,他特别高兴:“制冰师靠的就是经验的积累,蒂姆说,从三级制冰师到四级制冰师,最少需要12年的时间。能跟他这样的国际级制冰大师学习,机会难得。”
    龚铭磊介绍说,从1月3日开始,蒂姆带着制冰团队每天早上7点半工作到晚上10点,除了午饭时返回驻地吃饭并稍微调整一下,其他时间都在场地一遍遍浇水,制作底冰,底冰完成之后便是修整弧线、画线等细节工作。
    场地弄好了,比赛开始了,可制冰师的工作并没有结束。白天,他们要在赛场坚守岗位,晚上,他们还要轮流值班,监测场地冰温。“蒂姆在赛道下塞了一个导体,我们通过电子仪器监测冰面温度,温度一旦有变化,就要通知相关人员,调节温度。”龚铭磊说,“不看着不行,冰面变化很快,如果场馆人多,冰面就容易融化。每天都要调很多次。”制冰师和志愿者晚上分班轮流守护冰场,一个人两个小时,有专用车辆负责把他们从驻地接到场馆,两个小时后再送回驻地,换下一个人来。
    除了冰面,冰壶也由制冰师负责。每天早上他们把所有冰壶检查一遍,尤其是电子壶盖,如果松了,要拧紧,如果没电了,要更换电池,如果出故障了,就要及时更换。龚铭磊说,他们每天最多睡四、五个小时。当记者问他记不记得最辛苦最累的一件事,龚铭磊笑着说:“不记得了,每天我们都很辛苦。”
    就这样,在制冰师和志愿者24小时不间断的守护下,十三冬冰壶比赛才能顺利进行至今。

裁判员:辛勤冲淡疲惫
   

  “给大家看看高山滑雪线路裁判员的工作状态,天冷,山上风大,比赛要待几个小时,他们给自己挖了一个避风港!”十三冬高山滑雪负责人王春露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句话,图片上,两名裁判员全副武装,躲在两个雪道中间避风。随后,王春露还补充道,没有对高山滑雪的无比热爱,是坚持不下来的。
    的确,正是对项目的热爱,本届十三冬赛场上的裁判员才克服各种困难,为赛事正常运转作出贡献。
    以高山滑雪为例,这个雪上项目的基础大项。除了赛时,裁判员还要在赛前赛后忙碌,非常辛苦。张毅,吉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十三冬担任单板滑雪平行项目的竞赛裁判长,他的职责是带领63人的裁判团队完成单板滑雪平行项目的比赛线路设置和裁判工作,保证该项赛事的顺利进行。
    除了常规赛事的裁定,对突发事件做出应急处理外,张毅和他的团队还做了很多大家看不到的工作,“由于压雪的原因,单板比赛的起点出发门每天需要在压雪之前从出发台上取下,待压雪结束后再把它设置在出发台内。由于出发门比较重,这项工作需要10名裁判员通力配合,耗费1小时来完成。在压雪的时候,还要有专人进行管理,避免出发门受到损伤。”单板比赛使用的旗门布与高山滑雪比赛使用的旗门布有所不同,在比赛中很容易被运动员碰掉,“这个时候需要旗门裁判员马上把旗门布重新挂好。所以旗门裁判员一定要尽职尽责,不仅要监督运动员正确通过旗门,还要在第一时间完成修复,保证比赛顺利进行。”张毅说。
    高山滑雪的计时工作同样辛苦,“第一次旗门设计是在赛前一天晚上进行,比赛第一次滑行结束后还要进行第二次滑行旗门设计。所有的一切都要在30分钟内完成。”
    十三冬期间,张毅和裁判员每天早晨8点半上山,下午4点左右下山,在丝绸之路滑雪场一站就是4个半小时。“大家同甘共苦,享受比赛的过程,这份辛苦已经变得微不足道了。”张毅说。

数据处理:最早到最后走
   

  在幕后服务十三冬的众多人群里,信息网络技术部数据处理中心的数十位工作人员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最早抵达赛场、最后一个离开,众多赛场、几十个项目的庞大基础信息数据处理任务都指望着他们。
    这次冬运会组委会的信息网络技术部数据处理中心有7位来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以及40名属于本次赛事的裁判序列、从全国各地抽调的分布于各个赛事场馆的技术人员。总局体育信息中心的张超是本次冬运会信息网络技术部数据处理中心主任,他从元旦后就来到新疆赛区,一直处在一种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状态中。
    其实,早在一年前,张超和他的团队就开始着手为十三冬的数据服务进行准备,前期调研、系统开发测试这些工作一直在全力以赴地进行着。在目前顺畅进行的赛事中,从裁判、运动员以及普通观众,每个人都能切身感受到他们的劳动成果——从选手的资料、竞赛日程、每场比赛的出场顺序、比赛的实时成绩、赛后的名次公告等的发布。
    张超介绍了数据处理中心的工作流程:赛前,中央成绩系统从参赛报名系统中获取运动员报名报项数据,并将这些基础信息数据下发给场馆成绩系统;赛时,中央成绩系统实时搜集场馆成绩系统上传的比赛数据,经处理转换后,发送给信息发布系统。然后就是大家能在赛场外,如电视直播、官方网站以及手机移动端上看到的比赛信息。
    张超介绍,这次冬运会数据处理相关设备有多种途径,除了场馆本身的基础设施以及少部分新购置设备,也包括为节约资金节俭办赛而租赁的很多设备,由于设备良莠不齐,因此导致对接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反映在赛事中就是电视转播中有时成绩不能立刻出现。但张超认为,虽然多种来源的设备会导致他们增加前期及现在的工作量,但目前运转还不错,偶尔会有些瑕疵,但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本届冬运会,“体育云”这个手机APP深受欢迎,参赛选手名次、具体成绩、乃至头盔号等信息都可以从中实时显示。张超说,“这种通过网络技术将中央成绩系统、场馆成绩系统以及信息发布系统三者全自动对接的‘智能集成’,是第一次运用在冬运会上。”他认为,这也是本届冬运会信息网络技术服务的一个最大亮点。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