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十三冬上海冰球队 一场胜利就是胜利

  28日十三冬男子冰球赛场,对阵前卫队的比赛中,上海队以3比2取胜,与此前女子冰球队一样,上海男队迄今为止也只收获了一场胜利,但就这么一场胜利,对于首次亮相全国冬运会赛场上的上海队而言,已经称得上是一场真正的胜利了。
  陈铫,上海市滑冰协会副会长,他在二楼看台上关注着这场比赛的全程,谈到组队参加十三冬的初衷,陈铫表示,为了响应总局“北冰南展西扩”的政策,负责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上海有能力组建一支冰球队,站到全国赛场的冰面上。
  “上海是冰球的福地,温哥华冬奥会的资格赛就是在上海举行的,而中国女子冰球队很幸运地拿到了参赛席位。”陈铫说,近些年来,上海先后举办过短道速滑世界杯、花样滑冰大奖赛、花样滑冰世锦赛、亚洲冰球联赛等等冰雪项目,一股冰雪热潮逐渐在上海铺开,以冰球为例,陈铫告诉记者,上海已经建立了自己的青少年联赛,注册参赛的青少年人数有300多人。
  “上海此前有4家滑冰俱乐部,现在又增加了一个。伴随着46号文件的贯彻落实,相信未来上海的冰雪运动还会有长足的发展。”陈铫说。
  但组建队伍参加十三冬,上海滑冰协会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上海市冰球选手年龄主要在12岁以下,男队只有两名16岁的高中生顾家铭、郑智镭可以参赛,女队也是一样,其余的队员都是靠“凑”起来的。
  “主要是在上海工作的各个俱乐部滑冰教练员,算是新上海人,再加上一些国家队的退役运动员。”陈铫就这样把队伍拉了起来,“相信在两名上海本土球员的引领下,上海冰球很快就会发展起来。”陈铫说,而四年之后的十四冬,陈铫认为上海队的本土球员会越来越多,300多名的青少年可以逐渐成长起来,而且还会有源源不断的冰球少年进入到陈铫的视线当中,“这几年,上海的冰球人数几乎每年都是以翻番的速度在增长。”
  “这次我们不是来参赛的,就是一场亮相与学习。毕竟我们都是以业余训练为主,更多的是参与,与其他专业队不同,我们走的是一种全民体育的体制。”陈铫说。22日第一场对阵哈尔滨,上海队就以1比16的悬殊分数被“虐”,但队员们丝毫没有放弃,反而越战越勇,终于在28日迎来了一场胜利。
  “业余队也有自己的长处,每一个成员都很爱好冰球运动,对项目很执著,很多人都是放弃了日常的教学,损失了个人收入来参加十三冬比赛的。我想这种全民体育的发展模式也是中国体育发展的组成部分,而如何将其固定成一个好的模式,对存在的不足做出一些引导,我相信我们会在冰球运动当中有自己的存在价值。”陈铫说。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