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全新的起点——羽超联赛综述

  2015-2016赛季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超级联赛1月31日落幕。已经走过五载的联赛,今年一切都感觉“不一样”了。

专业赛制的回归
   

  在羽超联赛之前的5个赛季发展中,赛制一直在不断改变和尝试。2013-2014赛季,羽超曾采取了每局11分、3局2胜的赛制。2014-2015赛季,又改为5局3胜的赛制。为了增加比赛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又加入了混合3对3的比赛项目。同时,为了吸引更广大的群众参与,增设了一对业余男双。
    然而为了面面俱到,照顾各种观众的需求,羽超却失去了联赛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意识到这种缺陷后,经过5年的尝试,羽超联赛回到了原点。本赛季联赛,回归到最熟悉的羽毛球比赛形式。采取苏迪曼杯混合团体赛赛制,每场比赛为男单、女单、男双、女双和混双5项,计分方式也恢复到21分每球得分制。
    重新回到起点,不是一个退步,而是一种新的起点,一种新的定位——羽超联赛是靠挖掘属于羽毛球运动最本真的魅力来吸引观众。

高水平的竞技对抗
   

  为了提高比赛的观赏性,尽可能减少“弱弱对抗”情形的出现,羽超将参赛队伍重新缩减到8支。最终进军四强的队伍,对抗并没有出现一边倒。湖南江湾集团在半决赛3比0爆冷击败夺冠大热门厦门特房,青岛首都航空3比2险胜浙江竞体。半决赛精彩程度,爆冷结果,也是前几个赛季没有过的。决赛虽然青岛队击败湖南队夺冠,但是双方也进行了四场比赛才决出结果。
    在里约奥运会之年,羽超赛季之初,就提出了“以赛代练”的目标,这也符合如今国际上大形势。经过两个月,14轮常规赛,2场半决赛以及1场决赛,每一位现役国手都全力出战。“以赛代练”的效果已经初现,林丹也表示,希望联赛能继续越办越好。女单李雪芮、王仪涵、王适娴、孙瑜国内四大女单高手的每次对决,都是精彩激烈,也各有胜负,这也是世界最高水平的女单对决,观众直呼过瘾。
    羽超联赛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锻炼平台,本赛季“小鬼当家”的浙江竞体最终获得季军,是赛前很少预计到的。他们队伍中郑思维、林贵埔、黄宇翔、陈雨菲等90后,甚至是95后选手,脱颖而出,他们也是中国羽毛球队未来的希望。

全新的赛事包装
   

  羽超首次联手三家品牌联手支持联赛。这样的形式可以说是羽超联赛独创,而让更多的品牌进入羽超联赛,无形中扩大了羽超联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联赛包装宣传上,羽超联赛实现多层次、多手段、立体化的全方位打造。首先,央视对羽超联赛进行全程转播,这样的转播力度也是之前几个赛季所没有的。其次,建立新媒体的宣传渠道,重启了官方微博,新增了官方微信。再次,从开幕式到最后的决赛,舞台灯光设计,明星选手的互动,都是精心去打造,创造了节日的感觉,让羽超联赛的规格有了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本赛季羽超联赛总奖金达到1140万,冠军400万,亚军300万,季军180万,第4名的奖金也有120万,而5至8名的奖金分别为50万、40万、30万和20万元。此外在赛季之初,组委会还将给8支俱乐部各60万的启动经费,也带动了各支队伍的积极性。
    2015-2016赛季羽超联赛大幕已经落下,进入第6个赛季的羽超,迎来了不一样的变化。专业的赛制、高超的竞技水平、全新的包装,这是羽超联赛的一个新起点。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