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滑联上海超级杯全新赛事“新”在哪?

   3月4日到6日,国际滑联“上海超级杯”短道速滑及花样滑冰队列滑大奖赛将在东方体育中心海上王冠精彩呈现。这项全新的冰上赛事,在这座“北冰南展”生根发芽的城市,受到了国际认可、市民追捧和青少年的欢迎。
     这一创新赛事新在哪?这是一次挑战也是机遇,国际滑联选择上海为“先行者”,为这一赛事设立全新的“上海标准”。

新亮点之一  比赛创多项第一

     首次将冬奥会项目与非奥项目安排在同一场地,设立短道速滑与队列滑联合赛;在同一时段 “切换自如”,也许前半小时是队列滑行云流水般氛围,后半小时就是短道速滑充满战术配合的冰上接力。还首次在短道速滑接力赛中采用不同国籍运动员组队方式,排名一、二,二十三和二十四名的运动员为一组,以此类推,“老冤家们”有可能在同一个接力队。

新亮点之二  冰面“不软也不硬”

    虽都是冰上运动,但项目不同,冰面厚度也不同。按赛程安排,两项短道速滑预赛后,紧接着是队列滑比赛,晚场又将是短道速滑决赛。冰面该如何设置,温度将如何控制?经和赛事总监讨论,又征询了各短道速滑和队列滑队意见,组委会确定:超级杯的冰面设定为3.5cm到4cm之间,温度控制在零下7摄氏度。国际滑联也确认,这将是未来超级杯冰面的厚度标准。

新亮点之三  裁判席位加盖“二层楼”

    短道速滑速度快,需要软垫围栏确保安全;但队列滑转播需在场地四周安排同样高度机位,以确保“无死角”。如何保证转播角度完美,又能确保运动员安全?经过测量、验证,协商做出了大胆尝试:把机位拔高在“二层高度”,以俯视角度进行转播。
     裁判员座位安排也颇有讲究。短道速滑赛,有15个裁判席;但队列滑赛裁判则有分工,专人分别看“脚”、看“头”,就要在第一层裁判席上加盖“二层楼”。经过设备配置和安全系数反复论证和研究,在1.7米高的一层楼上盖出了1.2米高的二层楼。30个裁判席,能同时满足短道速滑和队列滑裁判的不同视野和需求。

新亮点之四  颁奖仪式搬到等分席

     观看上海超级杯转播时你会发现:短道速滑颁奖仪式,将移至队列滑和花样滑冰的等分席上举行。
     以往短道速滑都在冰场中央举行颁奖。这次为了统一两个赛事的颁奖仪式,短道速滑运动员们也将坐上等分席,像花滑运动员一样,在镜头前接受各方祝福。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