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祖国 奋战里约——奥运情 中国心
弹指一挥间,振奋人心的北京奥运会已过去7个多年头,即将迎来里约奥运会。7年前的我作为一个观众坐在电视前观看奥运会比赛,而今我以运动员的身份正在为里约奥运会刻苦训练。
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摔跤运动员,我和亿万个中国人一样都有着强烈的民族精神,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只有祖国的强大,才有体育的强大,才有奥运选手的辉煌。此时此刻,脑子里清晰地闪现出北京奥运会摔跤比赛的场景,在女子摔跤72公斤级决赛中,中国选手王娇凭借一个精彩的进攻,一举扭转落后局面,最终以总分8比3击败保加利亚名将兹拉特娃,为中国军团夺得北京奥运会第30枚金牌。那一刻,震撼了13亿中国人的心。
然而,相比其他观看者,也许我们作为运动员更能体会和感受到那种夺冠的欣喜若狂以及激动的心情。因为那种欣喜的背后,包含了太多的血汗和泪水。人们常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确,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也许在别人看起来很精彩,但他们背后的艰辛却是很多人看不到也无法体会到的。残酷的竞争溶入了他们太多的汗水、泪水和血水。他们平时不畏严寒酷暑地训练,为的就是在那个关键时刻展现出他们的精彩。
正如顾拜旦所说:“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胜利,而是斗争;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这是一种伟大的运动之源,它无时无刻不在全世界人们的心中传动。想必大家都还记得《爸爸去哪儿》第三季里有这么一个令人赞叹的画面,奥运冠军邹市明的儿子邹明轩在面对深谙摔跤之道的哈萨克族小哥面前毫不怯场,尽管一次次被打倒,但是他一次次勇敢爬起来,然后发起进攻。虽然一次次被摔在草地上,但他没有一丝一毫要放弃进攻的念头。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震撼了多少观众的心,让多少个孩子从中得到启发。
当被问及对儿子表现的看法时,邹市明显得十分欣慰:“所有皮外伤的疼痛都不是真的疼痛,因为这些只会把内心练得更加坚强了”。作为父亲,他深深为儿子这种不怕失败、敢于挑战的精神感到骄傲。在人们看来,奥运会是成功者的天堂,是英雄的乐园。人们通常记住胜者而忽略败者,其实奥运会不仅仅是鲜花和荣誉,不仅仅是金牌和掌声,不仅仅是成功和喜悦。也会有失利的苦涩记忆,还有难以忘怀的酸楚经历,但它们同样筑起了奥运精神的长城。
身为摔跤运动员,我有过胜利,也有过无数次的失败,对于比赛的胜利和失败深有体会。但相比这些成功和失败,我更注重过程,我更能记住每一次为比赛而训练的艰辛历程。摔跤是一项枯燥的运动,但也恰恰是这样的体验更能不断地磨炼我自己。作为年轻人,我们现在吃点苦,流点血都无所谓,只要能为祖国展现自己最顽强的一面。
当我们在反反复复的训练中浮躁、疲惫或心灰意冷时,里约奥运会就是我们坚强的催化剂,它激动人心、催人奋进,它伴随着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乏味的训练历程,它代表着我们向最高境界的不懈追求。
(钟雪纯,国家女子摔跤队队员,2015年摔跤世锦赛女子53公斤级第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