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深方有叶茂从进军里约看中国女足未来

  “在美国、德国,经常可看到女孩和男孩一起踢球。”中国女足原主教练马良行当年一番话,道出的是羡慕、也是无奈。中国女足重新杀回里约奥运赛场,让每一个关注铿锵玫瑰的人振奋。但激动过后再审视中国女足的发展环境,依然不能乐观:职业联赛开展不理想、校园足球刚在起步中。
    从目前世界女足发展看,美国在校园足球体系建设上,欧洲在职业俱乐部发展上各领风骚。中国女足要发展,是重在发展职业俱乐部、还是依托校园足球体系,抑或兼而有之?
    德国、法国、英格兰女足近年的崛起,改变了世界女足格局。而这几个国家女足的发展,与职业男足俱乐部密切相关。德国统一的女足联赛始于1990年,而如今几乎每支男足俱乐部都有女足。低于12岁的男女球员一起训练,男足青训体系保证女足梯队建设,男女足共用高标准训练设施……从而保障了女足的良性发展。
    中国女足可否借鉴相同的模式?目前来看条件还不具备。像德甲拜仁、英超曼城那样的欧洲豪门,其女足也不具多大商业回报,他们愿意建设女足队伍,一因女足能为俱乐部带来声誉、良好形象和关注度,也能够回馈社区、密切与球迷的关系。二因这些俱乐部运营良好,有充足的资金和健全的设施。但对大部分中超俱乐部而言,主动发展女足实难进入近期规划。
    笔者认为,政府发挥作用对中国女足联赛很重要。可制定倾斜性政策,鼓励有力量的中超俱乐部建设女足梯队。同时,可借鉴美国女足联赛,由联赛而非俱乐部承担国家队球员薪水,还可鼓励女足俱乐部使用高中、大学球场等低成本场地。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改变中国女足专业化训练模式是当务之急。若足球是她们唯一生活内容,又收入很少,她们又怎能安心踢球?退役后又如何能保障生活?
    曾和孙雯同场竞技那拨美国女足球员,现有的是律师,有的是公司高管的事实,应了国际足联女足部主管塔基亚娜·海妮所言:“女足运动员一定要把踢球和教育结合起来,千万不要只关注踢球、忘记教育。”这道出了女足开展的关键。其实,美国女足大联盟过程也不顺利,曾因运营不佳而关门。但美国拥有数以百万计的青少年女足人口,正规高中、大学女足开展得如火如荼。
    根深,方有叶茂。正因拥有300万注册球员,才保证了美国女足一直领先于世界,也保证了从米亚·哈姆到瓦姆巴赫,再到摩根的明星级球员不断代。而中国女足注册球员2015年只有7000人。踢球的女孩本就很少,校园足球开展数年,踢球的女孩仍占不到五分之一。
    让女孩了解、喜欢、踢足球,首先要解决的也许是观念。对很多中国家长来说,踢球并非女孩的“正常”运动。
    “全国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校在现有5000多所基础上,2020年达到2万所,2025年达到5万所,其中开展女足的学校占一定比例”——对包括女足在内的校园足球建设,《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确定了时间表。但实现目标的过程注定不会轻松,师资、场地、资金等都是拦路虎。而问题的解决,有待政府出台更为系统的政策,有待各地教育、体育部门的改革创新。
    让爱踢球的女孩儿有时间、有地方踢,享受运动快乐;让职业女足球员不担心生活无着——这既是开展女足运动的初衷,也应成为制定各项政策的核心。
    (作者系北京市足协常务理事、儿童心理与儿童教育学家、人类大脑发展关键期研究者)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