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者的远见——珠海国际赛车场经理陈信中

  他是中国珠海市首次举办街道赛的发起人之一。
     他将方程式赛车(康巴斯方程式)首次引进中国,创立了方程式赛车发展有限公司(FRD MOTORSPORTS),以及中国首个方程式赛车学校和中国第一个方程式锦标赛。
     他是“泛珠三角超级赛车节”的创始人,在12年间,他让泛珠赛事成为全国同类赛事中最成功的范例。
     他,陈信中,马来西亚华侨,珠海国际赛车场总经理,中国赛车事业先驱者。

赛车之幸

    谁也没有想到,怀揣希望的陈信中最初只想在中国物色一个能拿金牌的体育项目。
     “大约是92年初,我被珠海的环境打动了,虽然赛车这个项目并不是我的初衷,当时也并不能让我满意。”但陈信中很快拟定了赛车和高尔夫综合性体育项目规划。三个月后,他在香港签订了投资意向书。
     让陈信中没有想到的是,当年他并不怎么看得上眼的赛车,就此让他痴迷了20年。

非常之事

    “我们决定在赛车场建起来的这段空白期,先把赛车文化带起来。”1993年,第一场中国场地赛——珠海街道赛应运而生。
     在当时,汽车对于大众来说还是奢侈品,汽车比赛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陈信中无疑是在做一件疯狂的事情。他一个人扛起了管市场、管销售、管运作、管媒体等等复杂的工作。香港台体育部主任直到比赛前都还在问:“你觉得这可能发生吗?这不可能嘛!”正是将不可能的事情成功的做好了,中国赛车才有了一个不错的开端。
     “这不是钱能做得到的事情。”陈信中坦言,“这是中国国内一个新项目的破冰之旅。即便珠海是特区,也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我很感激珠海政府不留余力的支持。”

幕后奇迹

     “赛道是为了 F1 而设计的,而建赛道那几年,正是F1赛事发展最快的几年。几乎每年一个要求,每个月都有设计要变化、要更改。我们的工期一拖再拖。”到了1996年GT比赛前两个月,珠海赛道还完全看不到能比赛的影子。
     “最后那48天,我在赛道边镇上租了个房间,每天回去洗个澡、睡两个小时,然后又赶到工地。”那段时间是陈信中最煎熬的日子。到比赛前5天,GT车队进驻的时候,赛车场依旧还很不完善。
     赛道是好了,可是路肩还没有;广场上全是烂泥;VIP室的玻璃还没有安装;厕所间隔都没装,进门就看到一排马桶。“当时GT组委会一直在问“可不可能”,他咬牙说一定能。
     在比赛日的当天,当陈信中以为万事俱备时,一个小疏忽,导致第一次练习推迟了一个半小时。这一个半小时成为了陈信中一生最痛的记忆。
     “比赛有200多个裁判员,大家去各自弯位准备执法时,却出现了大问题。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去几号弯,但没人知道那个弯在哪里。”陈信中如同被雷劈中了一样呆了。他和竞赛组的同事们拿上工程漆冲上了赛道,从T1一直刷到T14。一个多小时之后,回到控制中心的陈信中累瘫在地,但这并不是最难受的。“难受的是,你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但是还是没有做到。”
     事实证明,奇迹是可以发生的。比赛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总计达到创纪录的八万五千人在几公里的路上观看比赛。但在陈信中的心里,他知道奇迹来自于“团队的精神”。不论是中方还是外方,在当时为了这个项目都倾尽全力。

隐者回归

    珠海申办F1失败后,陈信中从赛车场隐退了一段时间。2004年珠海GT赛的组织者邀请陈信中帮忙协助比赛的相关事情。几番接触,想明白了的陈信中接受了投资方的好意,重新回到这块他熟悉的土地。
     重回赛道的陈信中对赛车场做出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商业化”、“本地化”和“平民化”。“泛珠里面的赛道英雄比赛,就是草根的比赛。“赛车在中国是一项倒金字塔结构的赛事,这很不正常。”陈信中明白只有本地群体融入了自己的比赛,这个比赛才有希望。而草根即是本土。就如同F1,有了中国的车手,F1在中国才有希望一样。
    20年的赛车磨砺让陈信中有了与众不同的视野。“赛车改变了我的人生”,在陈信中眼中,“这个时代,才刚刚开始。”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