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联赛本土教练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中超联赛发展至今,洋帅与土帅的话题不曾停休;特别是近几年,中超本土教练在数量上的剧烈萎缩也预示了其在夹缝中生存的困境。回顾及分析中超本土主帅的“昨天和今天”,能否从中汲取何种经验与反思,会为其“明天”的发展作为一种借鉴和指引。
  2016年,中超联赛本土主帅的大旗由三位来自辽宁的主教练一同扛起。1994年,中国第一届职业化联赛拉开大幕,第一位亮相中国职业足坛的外籍教练同样出现在辽宁。那时的沈阳足球队并没有成立职业俱乐部,仍然是一支体委下属的专业队。球队得到了东北第六制药厂的赞助,便成为那支甲A元年的沈阳六药队。有趣的是,这样一支未能完成职业化改革的球队,不仅与申花一同成为使用外援的先行者,更是聘请了中国职业联赛的首位外籍主帅——俄罗斯人谢尔盖。外援与外教的加盟除了引起轰动外,还带来了新的技战术思路和走训这种全新的模式。但这个创举并未能给沈阳六药队带来好运,赛季末带着22轮仅取得一胜的成绩降入甲B,中国职业球队与外籍教练首次牵手的故事并不美好。
  在此后的甲A联赛中,外籍教练的数量和所取得的成绩逐渐上升,亚洲教练如崔殷泽、金正男都让人印象深刻;南美教练如塔瓦雷斯、卡洛斯也是特点鲜明;最成功的当属东欧教练,桑特拉奇和科萨诺维奇都是冠军球队主帅。不过在整个甲A年代,本土教练在数量上和成绩上还是占据优势的,10年当中,本土教练7次获得最佳教练殊荣。
  2004年是职业联赛进入中超时代,12支参赛球队中有9支是本土教练挂帅。2010年是一个分水岭,此前的6个赛季中,本土教练的数量占据压倒性优势;此后的6个赛季则几乎全是外籍主帅人数占有,只有2014年,本土主帅一度实现过“逆袭”。此外,自2009年洪元硕接替李章洙,最终带领北京国安取得联赛冠军后,本土教练再未获得过联赛冠军。本土主帅与外教获得最佳教练员的比例则为4比7,依然处于劣势,最近一次获得该项殊荣的是马林,他带领辽宁队获得2011赛季的联赛季军。
  本赛季中超开赛之时,来自欧洲的主教练有8人,其中5名来自东欧,韩国主帅3人,巴西主帅2人,本土教练只有3人。在中甲联赛中,外籍主帅也能占据半壁江山。
  以冠军和亚冠为目标的传统强队和新进豪门几乎全部选择了世界级名帅,东欧教练和韩国教练则突出的是性价比。如今联赛职业化程度越来越高,选择洋帅已经渐渐成为普遍的共识,资本和投入的屡创新高,也提供了经济上的保障。
  本赛季聘用本土主帅的三支球队分别是河南建业、辽宁宏运以及升班马河北华夏幸福。在洋帅渐成中超标配的大环境下, 这三支球队的选择格外引人关注。
  职业联赛以来,辽宁队几起几落于顶级联赛。不仅球员大多为本省球员,主教练岗位上更是如此。洋帅与辽宁足球的交集很少,佩内夫曾在2003年短暂执教,2008年洛兰特手持教鞭的时间也未超过半年。首先,辽宁这片土地始终在为中国足球培养着一批批人才,有着深厚的足球底蕴。其次,经济上的短板也不允许俱乐部花大价钱聘请外籍名帅,一般的外籍教练水平则不一定就比本土教练水平高。张引、马林都曾带队创造过辉煌,也有理由让俱乐部对本土主帅有足够的信心。
  自联赛1994年开始职业化改革以来,建业一直控股球队至今,无论期间几次降入中甲(甲B),甚至乙级,河南建业始终没有离开。对于这样一个的俱乐部,追求小本经营下的成功始终是务实的选择。建业历史上曾聘用过一些洋帅,但米罗西和金鹤范等洋帅却未能取得期望中的成绩,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王随生、门文峰和唐尧东这些本土主帅都曾留下过成功的足迹。
  河北华夏幸福是一支近几年才成立的队伍,谈不上有“土帅传统”,更不可能是经济因素制约聘请名帅。球队本赛季请来拉维奇和热尔维尼奥这样的超级边锋来辅助国产中锋董学升,花大价钱引援却坚持用本土教练,这些都说明华夏幸福是一支很有想法的球队,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还是为了引发轰动效应?为了培养本土年轻教练还是要借助主教练资源形成共赢?其中缘由众说纷纭,但从目前的成绩来讲,效果相当不错。
  随着李章洙正式接手长春亚泰队教鞭,中超的韩国教头数量压倒了本土主帅。在今年的亚冠联赛中,除了屡次出现的“全韩班”让人印象深刻外,四名韩国主帅在亚洲赛场的亮相更是让人惊叹。其实何止亚冠四强,2016K联赛的全部12支球队全部由本土主帅执教。在年龄构成上,40岁年龄段主教练为9人,50岁以上为3人,平均年龄约为46岁,绝对称得上是年富力强。这12人还只是韩国优秀教练的一部分,比如去年率纯本土弟子重夺K联赛冠军的黄善洪,同样是优秀年轻教练的代表。
  韩国教练之所以能有如此成绩其实并不意外。韩国足球界一直很关注本土教练的培养,因为本土教练才是足球运动长远发展的基础。在经济不够景气的韩国足坛,本土教练还能很大程度的节约成本,这也有助于将更多的资金用于青训等方面。韩国教练的求学欲望和自律性也值得称道,亚足联最高级别的P级足球教练资格证书普及率逐年提高,年轻教练员自费前往海外深造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
  虽然中国队在与韩国队的历史战绩中全面处于劣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本土教练就一定会输给韩国教头,实际上有些国产教练的成绩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借鉴近邻的成功经验,形成整体性氛围比个体的成功更加重要。环顾世界足坛,无论是世界强队还是亚洲劲旅,都不乏优秀的本土教练,中国足球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同样需要如此。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