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拳击备战里约重拾拳击精神奋勇向前

  日前落幕的里约奥运会亚大区资格赛上,中国拳击健儿奋力拼搏,拿下10张入场券,超额完成计划,创造中国拳击参加奥运会人数最多的纪录。中国拳击在2013年6月国际拳联实行职业拳击10分制计分规则后,面临二次创业短短3年的时间里,为何能发生如此巨大变化并取得如此骄人成绩?
  为此,国家体育总局拳跆中心副主任李频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为主题,向本报独家披露了中国拳击人“悲情、悲壮”的里约奥运会备战之路。
    加强队风建设,铸精神、树勇气、注入队魂,争做“勇敢者”。
    李频说,国际拳联于2013年6月1日起实施新的10分制规则,并在成年男子比赛中摘除头盔。新规则对我们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2013年世锦赛无一人进入前八名,而更为可怕的是拳手和教练对规则、对手和对抗的恐惧。
  当时,国家拳击队受到了各方质疑,更有甚者断定中国拳击将就此沉寂。但是,我们没有放弃,没有沉寂,在习总书记关于“拳击是勇敢者的运动,需要一颗勇敢的心”的教诲和鞭策下,我们狠抓队风建设,转变观念,回归拳击本质,从基础做起,重拾“拳击”精神。
  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相继参加了国际拳联举办的WSB世界职业拳击联赛和APB个人职业拳击赛,极大提高了我们对拳击基本功和对抗本质的认识,这对中国拳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应该说中国拳击从此迈开了追赶的步伐。然而,整个比赛过程、场面极其悲情、悲壮,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亲临赛场为拳手打气、鼓劲,极大地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和决心,事实证明我们没有惧怕,坚持到了最后,加速了项目的发展。
  据统计,自新规则实施以来,国家拳击队相继有20人次被击倒,比赛中流血、受伤已是“常态”,75公斤级拳手文银航在古巴邀请赛中视网膜受重击脱落;+91公斤级拳手谷光明受重击后脑组织损伤,暂别拳台;王玄玄、张奥林等均因受到重击而相继休整、退役。面对这些,我们顶住压力,下定决心,勇敢向前。
  如去年WSB最后一轮的比赛中,60公斤级优秀拳手山俊第二回合受伤,血流如注,但他仍拼尽全力,反败为胜。2014年中国公开赛,56公斤级拳手张家玮第二场比赛眉弓受重伤,但他没有因此放弃,每场比赛后去医院进行粘合处理,而后忍住剧痛进行第二天的比赛,再粘合、再受伤,最终坚持到最后,获得冠军。91公斤级拳手于丰铠在今年1月在WSB土耳其比赛中受到重击,被迫停止1个月的训练和比赛,但依然坚持适度训练。在刚刚结束的亚大奥运资格赛上,他首场对阵韩国拳手时鼻骨断裂,但他仍以坚强的意志力,又分别战胜了伊朗、土库曼选手获得里约奥运会的资格。
  这些事例在近两年训练和比赛中数不胜数,可以说,国家队每名拳手都是以“血、汗”捍卫了中国拳击的尊严,我为有这样一群“拳击人”、“勇敢的人”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积极迎难而上,主动适应新赛制;教练转变观念,克服“本领恐慌”;系统筹划,建立自信。
    李频认为,如果说中国拳击近几年有了较大转变和提高,其主要原因是主动适应新规则,教练转变观念,克服“本领恐慌”以及系统筹划,建立自信等几方面做得较好。
  例如,近年国际拳联加大了职业改革力度,一方面赛事密度高,一方面赛事强度大。国家拳击队转变以往赛事观念、打破大板块训练划分、克服长时间大跨度的赛程安排等困难,边比赛、边总结、边学习。如2015年的WSB世界职业拳击联赛,国家队面临冬训期内进行14轮70场的比赛,一周一赛,拳手动辄经历40个小时的飞行后,没有任何调整的情况下进行比赛,即使是主场作战也要经历4个小时的飞行。
    其次,新规则还原了拳击运动的本质,即“对抗”。当时大部分拳手出现了“对抗的恐惧”,而教练此时也出现了“本领恐慌”,即过去的训练手段和方法不管用,新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不会用,创新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不敢用。而解决这种“恐慌”的唯一办法就是引领教练员转变观念,培养教练员正视失败的勇气、否定自己的勇气和勇于争胜的勇气。
    再有,兵法云,“两军相遇勇者胜”,是指胜在一往无前的气势和勇气,而最强的气势和最大的勇气,则来自自断退路的决心和背水一战的信念。虽然2015年中国拳击取得了3张里约奥运会入场券,超额完成了预期任务,但是2016年3月在迁安举行的亚大区资格赛则是我们上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避免队伍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以及任何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心态,在冬训前,我们精心筹划,在河北迁安举行了盛大的 “中国英雄盛典”颁奖活动,表彰了近两年为中国拳击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通过表彰,一方面让教练和拳手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另一方面要传递中国拳击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不留任何退路的勇气。
    为更好地锻炼拳手,推广拳击运动,为里约奥运会中国拳击打气,今年冬训期间,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做了大量的工作,派出吕斌、张家玮等7位运动员参加了2016年央视“贺岁杯”拳王争霸战。这场比赛的收视人数超过“2亿”,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轰动效应,通过中央电视台这样一个主流媒体,让广大观众了解了目前国家拳击队的真实面貌、水平与实力。
    通过这两次活动,极大振奋了整个团队的精神、凝聚了力量,无论教练还是拳手在之后的训练和比赛过程中都展现出了更加顽强的意志品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明确方向,精心筹划,科学把控,抓好冬训。
    李频强调,中国拳击不仅要有背水一战的决心,还要有科学细致的精心备战,特别是2015年冬训是备战里约奥运会的最后一个冬训,训练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备战的整个进程。为此,中心在冬训动员大会上提出,冬训要紧紧围绕3月河北迁安亚大区奥运资格赛进行系统的设计,并明确了冬训的主攻方向:强体能、抠技术、抓个体、重监控。
    会后,相关人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确定了“回归拳击本质,以扎实的体能为基础,以灵活多变的技术训练为发展方向,以系统科学的训练监控为监督保障”的指导方针,教练组和科医组经过充分的评估后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将本次冬训分为4个阶段:调整期、基础准备期、专项准备期、赛前准备期。
    教练组和科研组经过细致的规划,在冬训工作中进行了大胆尝试,依据国际拳击发展趋势,确定了以专项体能促进竞技能力为基本训练方针,按照板块周期训练理论对整个备战周期进行了系统规划,按照能量代谢系统理论和肌肉适应原理对专项体能训练方法进行了大范围调整,按照物质代谢理论对营养恢复手段进行了强化,并在备战全过程中依据能量系统工作原理和超量恢复原理对训练与恢复进行了严密的生理生化监控,通过以上4项工作,增加了有效训练比例,减少了无效训练的消耗,提高了本次备战工作的系统性及科学性。
    本次冬训,尤其是基础准备期重点抓了监控工作,通过对运动员能力的13项测试,间隔1个月进行2次测试对比,用数据说话,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全体奔跑类能力提高15%,专项类提高7%。
    从生理生化监控数据来看本次备战所取得的成效,在基础体能训练阶段最大有氧能力训练效果突出,在专项体能训练阶段耐乳酸训练效果突出,在奥运资格赛比赛后实测乳酸均等于或低于平时训练中实测乳酸,说明平时训练强度等于或高于比赛强度,使得拳手比赛节奏掌控能力和高强度对抗下技术水平的发挥得到良好保障。
    另外,本次冬训的训练量和强度显著高于以往,但在严密的生理生化监控指导下,教练组合理规划训练节奏,科学安排训练负荷,使得训练消耗始终保持在拳手恢复能力范围内,不积累劳损,全队在整个备战期间未发生劳损性伤病,这也是过去从未有过的,保障了队伍时刻保持完整的战斗力,也保障了训练的系统性。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