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子田径“高人”蓄力“跳望”里约

  中国男子田径队的两位“高人”——张国伟和王宇不久将赴里约,对于跳高事业,二人能够取得如今的成就除了身材和竞技水平的“高度”外,还离不开一些“附加高度”。

张国伟:注定为跳高“痴狂”
   

  “1234、2234……坚持住!还有一组!”上午九点,在总局训练局田径馆内,张国伟在教练黄健民的指导下正在进行专项背肌训练。随着动作次数的增加,张国伟做得愈发卖力,教练的口令声调也随之提升。经过短暂休整,接下来还将进行肋木举腿、跨栏和杠铃训练……
    面对长年这样重复的训练,每个人都会觉得疲惫和单调,但张国伟早习以为常,对于训练时如何保持良好心态并坚持下来,他却觉得“因人而异”,甚至坦言自己的确喜欢比赛和训练,如果真心喜欢就不会觉得辛苦,反而觉得很充实。
    “国伟的确是将跳高事业视作自己的生命,对于训练和比赛的执著绝对没得说。”谈到张国伟的刻苦训练,黄健民很是欣慰,“即使去年在美国训练时,当地朋友希望他能到家里来做客,可他最后仍是‘不近人情’。”这件事在张国伟看来却有其原因,去美国就是单纯地训练,“很简单,既然练就好好练,玩就要好好玩。”张国伟说得很平淡。
    正是有了对目标的执著和奋斗精神,凭借自身的努力和教练的指导,我们才能看了不管是竞技状态还是赛前心态都逐渐走向成熟的张国伟。据黄健民介绍,去年11月到美国训练到今年3月的室内田径世锦赛,从训练方面看,不管是专项训练还是任务完成以及竞技水平都有很大进步。

王宇:“学霸”选手迎战里约“大考”
   

  黑框眼镜、双肩背包,当身着运动装的王宇出现在总局训练局田径馆时,总有让人产生身处大学校园的画面感。正在清华进修运动训练管理专业研究生的王宇,在里约奥运倒计时刚过百天后就来到了国家队开始集训。摘掉眼镜、换上装备,王宇开始短暂的热身,随之而来的是5组加速跑、跨栏和力量训练……
    阳光帅气的外形和令人羡慕的高学历,让王宇在网上被称为“学霸”。然而对于学业和训练的双重兼顾,王宇有着自己的看法。首先,不能因为自己是学生就在平常逃避训练,这是职业运动员的基本觉悟;第二,王宇坦言,并不是所有运动员都有机会参加奥运会,所以这次他倍加珍惜。对于课程方面,他表示会尽量将课程放在下学期,或进行合理安排,当务之急是奥运备战。
    “压住!起跑一定要压住……”教练王嘉陵手拿秒表向跑道对面的王宇喊道。作为与王宇相伴十年的教练,见证了这位学生运动员从青涩向成熟,从弱小到强大的艰难过程。但王嘉陵也坦言,也正是“高学历”的优势,让王宇在平常的生活和训练中受益匪浅。“除了思想和学业的优势外,由于个人努力,大二时就通过了英语六级,我们出国比赛和训练他都是全程自己安排。”王嘉陵在指导训练之余不住地夸奖他,“也正是有了学习与运动相互促进,学生运动员在情绪低落时候比较少,因为精神转移非常快,所以更利于训练。”
    王宇的“高学历”不仅成就了他的学业,同时也将自己所学用到了训练实处,目前状态逐步恢复的他将充满自信地迎战里约这场“大考”。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