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跑组织者魏军:选择适合自己的赛事

  离开跑腻了的柏油路,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去参加越野跑比赛,踩着时而坑洼时而隆起的土地,跨过露出地面的植被等障碍物,跑者可以体会到与平时跑步不一样的刺激感。不同的赛道会给人带来不同的体验,一个好的越野赛事是如何定线设计出炉的?具有多年赛事组织经验的魏军向我们介绍了赛事路线设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跑者如何选择赛事科学参赛?
    “目前无论国际还是国内对于越野跑路线的制订还没有成文的严格规范,都是根据墨守成规的原则和标准,主要以原始的路线为主,兼顾安全、医疗、补救、救援几项因素。”魏军介绍说。
    首先,赛事路线的选择要考虑赛事的定位,根据赛事的级别来选择不同难度的路线,如果定位为国际顶级赛事,面对专业的顶级选手,就要选择难度很大的赛道。
    赛道的难度包括几点:海拔的累积爬升高度、路线总距离、原始和人工路面(未开发的山道、碎石坡、防火道、古栈道、台阶、砂石路等)的比例等。高水平赛事标准比较严格,路线一般有95%以上都是纯自然的、非硬化的道路,海拔累计爬升6000米以上,总距离为一百公里。
    除了参赛人群少、赛事难度大的高水平专业赛事,还有很多适合大众的低难度越野跑。定位大众越野跑,赛道难度就要大大降低,方便医疗救援,提供充分的补给,设置强大的保障团队。此外,还要考虑地方政府的需求、赞助商的需求,比如,起终点是不是利于群众的观看,是不是利于拍摄,是不是需要经过当地的景点。
    其次,要选择适宜的时间。中国地域宽广,每个地区自然环境和气候不一样,这就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选择最适宜的时间,以保障气温和湿度利于选手运动。要避开雨季,众所周知,梅雨季节山地易发生塌方,黄山百公里越野赛出现塌方摔伤事件并不意外。如果在赛事选择上考虑周全的话,这种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最后,作为正规的赛事承办方,为防范风险,保障大众参赛者的安全,还要派出裁判员和技术团队提前检查路线,排查安全隐患和技术问题。
    面对越来越多难度不一、地点不同的越野跑赛事,越野跑爱好者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赛事科学参赛?
    魏军说,参赛选手首先要看这个赛事是不是首次举办,如果是首次举办就要慎重考虑。另外看这个赛事的主办方有没有得到政府的支持,政府支持力度有多大,承办方有没有组织过越野跑赛事,以前举办的赛事口碑怎么样。越野跑爱好者更要仔细阅读赛事的介绍资料,衡量赛事难度能否承受,赛道和举办时间设计是不是合理,最好咨询一下专业人士,参考专业人士的建议,然后根据自身的情况决定能否参赛,可以参加10公里组、50公里组、100公里组中哪个组别的比赛。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