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频谈中国男子拳击队:与高手对决方知短板
6月6日,以获得里约奥运会入场券拳手组成的中国男子拳击队结束了为期10天的古巴之行后,拳跆中心副主任李频连家都没回便随着中国队直接来到了奥体中心,马上针对此次古巴之行中国拳手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与总教练杨晓强和美国专家肖恩等一起观看比赛录像,制定奥运会前最后两个月的更有针对性的训练,忙得不亦乐乎。直到两天后的晚上,才抽出时间接受本报记者事前约定的采访。
李频说,此次中国队只派出了6位拿到奥运会资格的拳手到古巴参加其国际比赛,就是为了在里约奥运会前通过与世界拳击强国古巴及风格相似的拉美拳手对抗,检验中国重点级别拳手在前两个阶段备战训练的情况及奥运会上争金夺银的实力。只有通过这种真刀真枪的强对抗,才能真正衡量出自身的水平、优势和劣势,教练和拳手才能心知肚明,知道自己的斤两,到奥运会上才心不虚。
李频认为,通过这次出访比赛,中国队的目的达到了。既看到了自身的短板和不足,也对中国拳击在里约奥运会上争金夺银面临的严峻形势认识得更清楚了。
首先,这次古巴队同时有两支以上的队伍参加了比赛,他们整体实力均衡,打法极其凶狠,早已摆脱了以往人们印象中的以控制打技术的风格打法,取而代之的是从第一回合开始根本没有任何修饰和试探,立即进行几乎不间断的疯狂猛攻,对中国拳手造成了极大压力与威胁。
从比赛情况看,作为49公斤级和56公斤级国际拳联APB世界冠军和中国队里约奥运会冲击金牌的重点拳手吕斌和张家伟,他们虽有进步但不大, 与世界最高水平差距较大,短板更加明显。主要表现,中近距离对抗能力不具备与世界一流拳手比肩,身体有氧能力也还达不到奥运会高水平对抗的要求。
目前距奥运会还有一个半月,按照计划中国队将进入实战阶段,针对奥运会对手演练技战术。吕斌和张家伟如何在这么短时间力弥补短板,显然难度很大,特别是古巴拳手的技战术风格打法,几乎没有短板和漏洞。尽管困难很多,但无论教练和拳手都不能泄气,而是要有“置之死敌而后生”的拼搏精神,充分利用好奥运会前的训练。
李频认为,吕斌和张家伟此次表现不佳固然与40多个小时空中旅行时差还未倒过来,体能消耗较大和前一段训练对抗少等有关,但这不是主要原因,关键是他俩去年获得APB冠军后有一年时间充分准备但没有达到训练预期,进步不大,主管教练负有主要责任。
相比之下,52公斤级拳手胡建关表现出色,先后击败巴西、古巴等多名拳手最终获得亚军,比赛的含金量较高。最终,赛事组委会将唯一的“最佳技术奖”和“最佳敢斗奖”授予了胡建关,这是该国际赛历史上首次将这个最重要的奖项颁发给外国拳手,充分说明了胡建关获奖“实至名归”。
李频说,胡建关的出色表现首先得益于在国家队教练组的指导下训练的效果和针对性更强,因此进步明显,技战术水平和中近距离对抗能力明显提高,从去年多哈世锦赛摘铜,到4月亚洲和大洋洲奥运资格赛夺银,继而这次古巴国际赛两次对决古巴强手的表现,发挥都非常稳定,应该是本次出访古巴的一个亮点。另外,69公斤级拳手刘伟的表现也不错。
李频认为,中国拳手奥运备战除了在体能和技战术方面要做好充分准备外,还要对奥运会拳击只打3个回合的技战术安排和运用的重要性要有充分的认识,以往我们是有很大缺陷的。因为一旦前两回合输了,第3回合便没有意义了,除非你能够将对手击出拳台。因此,第一回合试探后,第2回合就是生死战必须胜,这样第3回合你还有机会。
李频说,此次出访古巴的另一个收获是与古巴拳击协会达成全面合作意向,中国拳击协会每年将一至两次邀请古巴拳手来中国比赛,中方将提供古巴拳手比赛期间的食宿及奖金,还有一定数量的拳击器材和运动服装,古巴队教练和拳手也非常乐意来中国比赛。
另外,此次还挑选了几名古巴教练来华到国青队和国少队执教,学习古巴从青少年抓起,从打基础开始,抓基本和专项技术,规定比赛第一回合只能打前后手直拳,加体能测试,第3回合允许自由对打。同时,今年还将开始对教练进行培训,实行注册制,不达标的不允许担任教练。因为有些基层体校教练混饭吃,连规则都搞不清。其结果是,很多省市运动会冠军上不来,到不了国家队,导致大量人才浪费,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当然,明年是全运会,裁判员培训也很重要,需要有统一的教材和标准化,目前国内A级和B级裁判是否够资格,也需要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