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切实夯实中国拳击基础

  高楼万丈平地起,离不开厚实的基础,一个项目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完善的后备梯队建设,国家体育总局拳跆中心针对中国拳击发展状况,近年来通过政策扶持等形式调动了基层的积极性,未来,拳跆中心拳击部还希望通过增设更小年龄组比赛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后备人才培养力度,切实夯实中国拳击的基础。

“淄博模式”达到效果

  提到中国拳击基层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总绕不开“淄博模式”这个话题。拳跆中心拳击部近年来通过政策扶持,让山东淄博市竞技体校这一地市级单位挂上了“国家拳击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的牌子。通过参加全国青少年赛事,淄博也培养出一批如于丰铠等优秀年轻选手进入国家队。
  拳跆中心拳击部部长岳岩在谈到这个话题时坦言,一个项目的发展厚度决定了高度。与古巴、俄罗斯等世界传统拳击强国、传统强队相比,中国拳击运动方兴未艾,中国拳击队还是一支非常年轻的队伍。在世界成人一线的赛场上,中国拳击队真正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队员还不够多,很难做到像俄罗斯、古巴等在世界大赛各个级别上都有有实力去争夺奖牌甚至金牌的拳手。岳岩表示,中国拳击运动重新恢复不过30余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无论去做哪些事情,打好基础尤为重要。所以,要想真正达到世界劲旅那样的高度,必须狠抓基础,这也是拳跆中心尤为重视的。
  岳岩表示,一些基层单位对发展拳击项目有积极性,也愿意真抓实干,本着鼓励的目的,拳跆中心看到地方的积极性,也积极创造条件,通过给予其一定的政策倾斜来鼓励基层单位的积极性。例如,拳击部给予了淄博市竞技体校这一地市级单位参加全国青少年比赛的资格,通过这样的政策倾斜,让地市级单位更好地挖掘、培养有潜力、有素质的青少年苗子。目前来看,的确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岳岩举例说,淄博培养出的年轻拳手于丰铠正是代表淄博参加全国青少年比赛并从中脱颖而出。此后于丰铠入选过国青队,参加过亚锦赛等赛事,正是通过这样的平台,一步步从地市级运动队到省队、一线队,最终进入国家队。岳岩说,在2015年底,拳跆中心在“英雄盛典颁奖仪式”上将唯一一个男子最佳新人奖授予了于丰铠,应该说,所谓的“淄博模式”从于丰铠身上很好地体现了效果。岳岩认为,于丰铠今年仅21岁,如果能够长此发展下去,在保持良好状态的情况下自身不断提高,不仅仅能够参加里约奥运会,甚至有更长远的前景,能够展望东京奥运会等。“我们也希望更多类似于丰铠的年轻运动员能够通过拳跆中心的这种政策倾斜和平台搭建,得到更多机会去崭露头角,让地方源源不断地为中国拳击队输送新鲜的血液。”岳岩说。

少年乙组赛助推基础建设

  除了给予基层单位政策倾斜促进其挖掘培养后备人才的积极性外,拳跆中心拳击部还谋划在全国青少年比赛中设立更小年龄组的少年乙组比赛,以此加大梯队建设力度,真正做到拳击从娃娃抓起。
  以往国内拳击赛事参赛成年组从19岁直至40岁,年龄跨度很大,但在这一年龄跨度的比赛里,许多刚刚崭露头角的年轻运动员很难与高水平的老运动员较量。如何给年轻拳手更多的机会,拳跆中心拳击部自2015年起设立了19至23岁年龄组的比赛,希望以此帮助青年拳手的成长。
  岳岩在国际拳联与古巴拳协交流时了解到,古巴儿童从7、8岁开始接受业余拳击训练,少年比赛则从9、10岁年龄组就有设置,直至衔接13、14岁年龄组和15、16岁年龄组,进而衔接到17、18岁的青年比赛,直至成年赛事,可以说,作为世界拳击强国的古巴青少年赛事体系建立得非常完善。目前中国的少年比赛是从15、16岁年龄组开始,这样一来,很多国内青少年运动员往往从13、14岁才开始接受拳击训练,从接触训练的时间上就比世界强国晚了6、7年。等到进入成年比赛时,我们的拳手就比对手少了6、7年的基础。而这也正是我们与世界拳击强国之间的差距所在。
  如何缩小这种差距?今年3月,拳跆中心拳击部向地方基层单位发出了一份《关于在2016年全国少年拳击锦标赛中增设组别的调查问卷》,其中对于基层单位13-14年龄段运动员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岳岩表示,拳跆中心拳击部已下定决心,希望在已有的全国少年比赛基础上增加乙组赛事,将13、14岁年龄组的男女运动员纳入到青少年比赛体系中来。通过年龄的向下延伸,开始着手在基础培养上缩小与世界传统拳击强国的差距。
  岳岩表示,增设少年乙组比赛,将不会让少年拳手按照成年比赛的规则进行较量,而是重在打基础、狠抓基本功。目前中国拳击协会裁委会和教练委员会也正在讨论如何设立少年乙组比赛的规则,初步设想是参照古巴和俄罗斯等国家的方法,例如在比赛中要求一方进攻、一方防守等,比赛胜负结果则采用专家评估的方式。
  岳岩说,增设少年乙组比赛,一定要避免拔苗助长,必须踏踏实实按照拳击运动发展规律做事情,制定政策,以竞赛为杠杆,来调动各省区市重视起青少年基础建设。同时,也要通过正确的方法打破锦标主义和拔苗助长的思想,扎扎实实做好基础建设。“虽然我们不能一步就达到古巴、俄罗斯那样的程度,但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朝这个方向走,耐心地循序渐进,中国拳击基础的厚度会越来越厚,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