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冰雪情我的冰雪梦老一辈运动员感言
中国冰雪运动能够走到今天,离不开几代人对于冰雪梦的忠实追求,对于冰雪运动的锲而不舍。聆听冰雪前辈的感触和寄望,老一辈运动员发自肺腑的感言,为年青一代的冬季人增添前行的动力。
王金玉(创造我国首个平原冰场世界最佳成绩的速滑运动员)
能够参加这次座谈会,是给我们老队员最大的荣誉。我们做队员时期,也特别期盼中国能办奥运会,但是那个时候只能想想。现在我们的梦和心愿终于实现了。在这里,我提出几点希望,要挖掘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智慧和能力,在训练中提出问题。相信在冬奥会比赛的时候,运动健儿们会展示出拼搏的精神,不辜负祖国人民的希望。另外,承办冬奥会是大事,也是我们中国人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希望体育总局,中心的科研人员等,能够深入到一线,走进运动场,和运动员交流,了解他们的训练进程、方法等。这些对于冰雪运动的发展应该会起到促进作用。同时,要加强年轻运动员的爱国主义教育,为国争得荣誉。运动队建设也要从队伍的长远利益出发,充分调动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积极性。
罗致焕(我国首位夺得冬季项目世界冠军的速滑运动员)
我出生在1949年,这一辈子就和冰打交道。年轻的时候滑冰确实很苦,我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没有参加过冬奥会。1963年,我拿到世界冠军后,特别想参加1964年冬奥会,但当时我们不是奥林匹克的会员国。这个遗憾,如今随着2022冬奥会的举办,弥补了。我也可以在家门口感受奥运会了。
作为上世纪60年代的速度滑冰运动员,我见证了这几十年来中国速度滑冰的发展历程。速度滑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冬季项目发展的排头兵。经历了三个兴旺期,第一个时期是包括我和王金玉在内的上世纪60年代初期;第二个时期是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叶乔波、王秀丽等一批优秀的运动员。第三个时期,就是现在,张虹、于静等现在正在发挥作用的队员。以她们目前的年龄,能否参加奥运会还不好说。按照这样的规律,我认为中国速度滑冰第四个兴旺时期是出现在2022年的时候,希望我们届时取得两、三枚金牌。2022年冬奥会上对于我们速度滑冰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已经老了,希望寄托在后人身上,继续为国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