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礼赞】体育健儿超越、追梦才是真

  里约奥运会激战正酣,观察社会反应,有一现象令人欣喜,人们对于中国选手的态度和金牌观,相比过去有了很大转变。那些虽然没拿到金牌,但在奥运赛场上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体育健儿,深受人们喜爱。
  徐嘉余、傅园慧,分别在男子、女子100米仰泳中打破全国纪录和亚洲纪录,前者为中国男子仰泳实现奥运会奖牌零的突破,后者“真情流露”表达自己用光洪荒之力,感染了千千万万人。
  程训钊,作为中国男柔三位参赛选手中世界排名最低、突破难度最大的选手,用三个“一本”打出了中国男柔的气势,他的铜牌成为中国柔道扭转“阴盛阳衰”刻板印象的里程碑。
  华天,出现在里约的唯一中国马术选手,在欧美强手环伺的马术三项赛场地障碍赛上争到第八,填补了中国在奥运会马术项目上的空白。技巧与优雅并存,灵气与勇气齐飞,华天的突破无疑将鼓舞更多中国青少年“跨上马背”的勇敢尝试。
  中国女足,时隔八年重返奥运舞台,在首场三球负于东道主的不利局面下依然顽强拼搏,后两场逆势突破取得一胜一平晋级八强。
  徐莉佳,在暗流汹涌的奥运帆船激光雷迪尔级赛场被取消第二轮成绩的逆境中,凭借第三、四轮的优异表现强势重返积分榜首,她的那句“拼尽全力冲过终点,哪怕就地倒下也满心欢喜”,简直就是诠释奥林匹克精神的最美金句。
  包括上述奥运选手在内的许许多多运动员,虽未拿金牌,但极受人们喜爱。毫无疑问,在奥运赛场上最美的是超越;最金灿夺目的是追梦。
  我们也应该看到那些出师未捷的选手,他们身上也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鼓掌喝彩的精神和追求。竞技体育尤其是那些集体项目,往往存在波谷和波峰的状态起伏,有着极其复杂的发展规律和结果不确定性。不以简单的输赢下论断,树立科学的胜负观、金牌观,才是“内行看门道”的真正要诀。
  胜负输赢都是超越的过程,成功失败都蕴含着追梦的情怀!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