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会男篮比赛回顾惊喜与遗憾并存
土生土长的里约热内卢作家阿尔贝多尔·穆萨在他的成名作《世界上第一个故事》中写到:里约热内卢是这样一座城市,美丽与丑陋并存,惊喜与遗憾并存……
就像充斥着热情的桑巴和严重的暴力、美丽和海滩和破落的贫民窟的里约热内卢一样,刚刚在这里落幕的奥运会男篮项目比赛,同样如此。
惊喜 旧格局涌现新势力
自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以来,男篮项目一直呈现一家独大、两极竞逐的局面。“独大”自然是美国男篮,“竞逐”则主要是欧洲球队(以前南斯拉夫、立陶宛、西班牙为代表)和美洲球队(以阿根廷为代表)。
本届奥运会,“梦之队”依旧笑傲群雄,其在淘汰赛阶段呈现出的摧枯拉朽的气势仍然让其他对手难以望其项背,但“两极”却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代表欧洲篮球势力冲击美国男篮霸主地位的由2008年、2012年两届奥运会男篮项目银牌队伍西班牙更迭为塞尔维亚,来自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更是取代了阿根廷,成为了除美国、欧洲球队之外的“第三极”。
塞尔维亚男篮的崛起有其历史原因,早在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时,拥有球类运动天赋的巴尔干球员们就曾登上过奥运会男篮项目领奖台;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到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的20年间,前南斯拉夫男篮更是累计赢得了1金3银4枚奥运会男篮项目奖牌!作为前南篮球的继承人,塞尔维亚男篮同样是这个星球上最有篮球天赋的一群人。
近些年,随着以蒂奥多西奇、拉杜利察、博格达诺维奇为代表的新一批年轻球员的涌现、成长,塞尔维亚男篮重新登上了世界篮坛的高光舞台,两年前的世界杯他们就曾闯入决赛,本届奥运会小组赛,更是仅以3分之差惜败最后的冠军美国男篮。
和传统的前南队伍一样,如今这支塞尔维亚男篮同样以整体为主,个人技术统计中并没有十分突出的球员,可要看全队技术统计,其投篮命中率、篮板球数、助攻数全部排名奥运会参赛球队前列,其“团队至上”的篮球风格可见一斑。
不同于更加强调整体的塞尔维亚男篮,本届奥运会表现让人眼前一亮的澳大利亚男篮则是凸显个人能力的杰出代表——核心后卫米尔斯排名奥运会得分榜第二位,组织后卫德拉维多瓦排名助攻榜第二位,内线悍将巴恩斯排名篮板榜第10位。尽管没有法国队阵中帕克、迪奥,西班牙阵中加索尔这样量级的NBA主力球员,但澳大利亚球员灵魂中跃动的战斗意志、战斗精神却能让这群在NBA赛场籍籍无名的“小卒”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即使未能在铜牌战中击败老到的西班牙队,但所有人都坚信,这支年轻的澳洲队伍将来势必会给包括美国男篮在篮坛内的超级强队们制造麻烦。
对于期待在奥运会男篮赛场上寻找到更多惊喜的媒体、球迷来说,篮球世界的实力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更迭,但塞尔维亚、澳大利亚带来的改变,还是能够给沉寂已久的篮球湖面,投入两枚灵动的石子。
遗憾 改天换日尚待时日
塞尔维亚、澳大利亚捍卫了美国男篮之后“两极”的荣誉,但其他球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为遗憾的当属美洲球队。2004年,天才的吉诺比利、斯科拉率领“潘帕斯雄鹰”首次冲破了1992年以来美国男篮对奥运会男篮项目的金牌封锁,之后也一直是国际篮坛的一支劲旅,但恰恰是因为吉诺比利、斯科拉等人的过分强势,阿根廷队在更新换代上出现了问题,如今年近四旬的他们依旧在奥运赛场上打拼,成绩出现滑坡并不令人意外。新科美洲篮球锦标赛冠军委内瑞拉队本届奥运会之前被誉为“潜在黑马”,但几场比赛打下来,其球员高度不足、打法趋于落后的短板还是暴露了出来,也只能在更加落魄的中国男篮身上寻找自信。来自北美的加拿大队本有机会成为除了美国队之外组建最具实力球队的奥运会参赛队之一,但由于诸多NBA球员拒绝国家队召唤,最终“枫叶军团”甚至连奥运会决赛圈参赛权都没有获得,让人徒呼奈何。
这也引发了另一个问题——相比于足球世界的世界杯,篮球的国际大赛在号召力、影响力上还存在不足,如何吸引更多高水平球员自觉、自愿代表国家队出战篮球国际大赛,将是每个国家乃至整个篮球世界都要面对的难题。
非洲、亚洲球队仍旧在本届奥运会上扮演着“打酱油”的角色,除了尼日利亚队收获了奥运会男篮项目决赛圈首胜之外难寻亮点。如果来自“篮球第三世界”的他们不能在短时间内提升实力,篮球国际大赛的品质、波及程度全面提升,仍将是遥不可及的梦。
本届奥运会另一大遗憾就是多位老将的挥别国家队,吉诺比利、诺西奥尼、帕克、加索尔、纳瓦罗都已经明确表示将从国家队退役,未来国际大赛的赛场上,将不再有这些传奇球员的身影。
老将的告别自然令人心伤,但更令人遗憾的应该是年轻天才的缺失。很多人说米尔斯、蒂奥多西奇是本届奥运会男篮项目最大的发现,但并不年轻的他们早已在之前的大赛中有过不错的表现,只能算是“计划中的发现”,类似于2004年的吉诺比利、2008年的卢比奥这样横空出世的天才球员已经踪迹难寻。
谁来接过老将的枪?不知这一问号何时才能被拉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