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改革之年散打项目改革效应逐渐显现

  对于武术散打项目来说,2016年是一个改革之年,从年初对规则进行了的部分调整到8月初对裁判方法的微调,散打项目改革紧锣密鼓。

  第二届全国武术运动大会散打比赛汇集了今年全国锦标赛各级别前4名的76名高手,作为年度最高水平的赛事,它无疑是检验这些改革措施的最好平台。本届大会散打组裁判长张亚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规则、裁判方法进行部分调整和微调后,目前散打项目的比赛进程更加激烈,裁判打分也更加公正合理。

  张亚东说,今年初散打规则在先后倒地得分做出新规定,让运动员在摔法上又多了一个很好的得分点,目前,运动员在比赛中有单方倒地和先后倒地两种不同得分方式。这些改动让场上运动员的动作更加激烈,拳法、腿法、摔法的动作运动更加均衡、合理。比赛的激烈程度提高、也带动了观赏性的提高。

  张亚东介绍,规则改完之后,裁判组要求对消极搂抱、直线性腿法、拳法的评判给分要大胆体现出来,主要看运动员的方法运用,动作做出来了、方法清晰、明显击中得分部位的情况下就可以给分。而过去则过于强调力度,要听声音才给分,这样也刺激运动员勇于将动作做出来。例如这次全国武术运动大会的散打比赛中,优势胜利的几场比赛中有多场比赛都是拳、腿分优势明显。

  张亚东说,在散打裁判员评判计分方法做出微调后,边裁只需关注拳腿动作,任务看似减轻,但实际上要求反而提升了。因为比赛激烈程度提升,加上拳腿动作速度非常快,在快速、连续的动作中要正确评判出得分与否,难度可想而知。张亚东说,场上的5位裁判处于不同视角,有时在分数上出现一些差别是正常现象,也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

  目前,散打裁判员的给分都是直接显示在大屏幕上,场边教练员必然会根据评分发出相应指导和命令,这些也增强了比赛的激烈程度。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技术规则、裁判方法对运动员、教练员的引导作用已开始逐渐体现出来。

  总局武管中心训竞三部主任李永强则表示,今年初散打规则修改后,目前散打比赛的风格特点正逐渐朝管理层的预想方向发展,运动员拳腿技术动作运用明显增多,比赛更加激烈精彩。李永强认为,散打项目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必须要强调公平、简单,但武术散打项目的技术体系并不是规则一修改立刻就会成型,它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需要通过训练、比赛、裁判来不断引导。

  李永强认为,散打项目台上裁判员评判的计分方法做出微调后,台上裁判员的判定由裁判长负责计入电子计分系统,这样能有效防止一些低级错误。从目前的执行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它有效确保了边裁的专注,防止高负荷工作下的低级错误。李永强说,今年的冠军赛结束后,管理部门也对调换边裁判的规范和标准进行了明确,将用制度去监督、管理裁判员。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