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禁毒杯”中小学生网球锦标赛落幕

  网球进校园这一概念由来已久,为之做过努力的人和事不胜枚举。从中小学生赛事的角度,如果把时间刻度增加到10年,以赛事规模和影响力为坐标,就不得不提已经走过12个年头的一项赛事、深圳市“禁毒杯”中小学生网球锦标赛。
    深圳作为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在很多方面都走在了全国最前列。中国网球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迎来“第一个春天”,彼时深圳市民对于健康的诉求也日益增多,而深圳恰好又具有得天独厚的硬件设施。正是基于这种背景,在深圳市教育局、市文体旅游局的支持下,越通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在2005年创办了深圳市“越通杯”第一届中小学生网球锦标赛。
    12年来,参赛学校已由最初的43所发展到今天的89所,参赛运动员也由当年的100多人次发展到如今的超过500人次,累计参赛则超过4000人次。与此同时,“越通杯”也已更名为“禁毒杯”。
    深圳是一座极富魅力的城市,但光鲜的背后也并不全是亮丽,比如漆黑之下的毒品。自2007年开始,深圳市禁毒委员会连续9年联合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文体旅游局主办,罗湖区文化体育局协办并冠名深圳市“禁毒杯”中小学生网球锦标赛,目的就是借助这一良好平台,向深圳市的青少年更好的传递禁毒知识。
    与此同时,越通国际网球学院团队配合“6.26世界禁毒日”将禁毒知识宣传与网球运动结合,走进校园宣传禁毒知识,足迹遍布特区各中小学校,开创了禁毒宣传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先例。正因为如此,赛事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竞技层面。一直以来,深圳市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学生家长对这项赛事都给予了很高的关注。
    在认识毒品危害和丑恶的同时,广大青少年也认识到了网球运动之健康、阳光、之美。10余年来,越通在办赛的同时,还通过发放网球护照、网球涂鸦、网球及禁毒知识问答、网球培训、网球试打等多种主题活动,为网球赛事与禁毒宣传的有机结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得到了深圳市各中小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对于参加网球运动的中小学生而言,能够最终走向职业道路固然是可以期待的梦想,但绝不是唯一选择。16岁至25岁是一个运动员非常微妙的年龄段,如果已经不可能走职业网球道路,很多人都会选择退役,但由于常年的运动生涯,学业难免受到影响,未来的发展也会被制约。
    除了成为职业选手,其实网球还能成为走进高等学府,尤其是出国留学的桥梁。早在2009年,越通就与中国香港国际网球学校联手,将网球与留学进行联合,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比如选拔有一定文化水平和网球基础的学生,同时加强指导学员的网球能力与英语水平。如此一来,很多学生既不会放弃从小热爱的网球运动,又能在未来的发展道路拥有更多就业机会和选择。
    事实上,通过网球的助力,最终走向国内外知名院校的成功案例有很多,其中就包括越通创始人张璐自己的儿子张高宇,他也成为与赛事一同发展的最好诠释。10余年来,从这项赛事走出的球员,已经考入了包括清华大学、上海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在内的一大批国内外知名院校。
    虽然现在成绩斐然,但无论是当年起步阶段的勇敢尝试,还是一路走来的坚持,相伴的不都是欢声笑语。在最开始的几届比赛,所有费用都由越通自己承担,如果算上因占用场地而耽误的正常运营,成本相当客观。不过与经济方面的压力相比,更大的难度还是来自于参赛者的理解与认同。无论是网球文化的形成,还是对于赛事规则的掌握都需要时间,最初组织比赛时,场上场下的一幕幕至今依然让张璐记忆犹新。如,很多家庭对网球规则不熟悉,急于先打先走,闹成一团……有些事现在想来十分可笑,但在当年却只能硬着头皮去解释和沟通。如今,除了小孩子们成为了朋友,家庭之间也成为了好友。
    在谈到未来的发展时,张璐坦言不会盲目追求做大,而是要继续踏踏实实地做好和提升服务质量,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
    正是,“少年强则中国强。”时至今日,无论对于深圳这座城市,还是对于越通而言,深圳市“禁毒杯”中小学生网球锦标赛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对于每名在“禁毒杯”上获得冠军的学生,很多学校还会为此进行升国旗仪式,这不仅是对成绩的表彰,更是要以这种示范作用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荣誉感。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