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足球“三变” 打牢足球事业塔基

  如果将一国足球事业比作金字塔,青少年足球则是当之无愧的塔基。诚如中国足协副主席李毓毅所说,青少年足球是足球事业的重中之重、核心中的核心。
  针对国内足球学校数量大幅滑坡的状况,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共同牵头,在2009年启动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我国青少年足球发展进入新时期。本报记者近日走访全国多地,了解了基层青少年足球发展的基本状况,梳理出了种种新变化。

数量之变

  尽管年近七旬,但王再权还像年轻人一样工作,用他的话说就是,“体育人永远是年轻!”
  十年前从杭州市萧山区体育局退休,王再权一直从事青少年足球工作,起先担任浙江省校园足球领导办公室副主任,现在是浙江省幼儿体育协会副秘书长。王再权说,自己不在乎被授予什么头衔,就是想在青少年足球工作方面做出些成绩。
  记者见到王再权,是在2017浙江省第六届幼儿足球表演大赛上,来自浙江省60多所幼儿园的1500多名年龄在3至6岁的孩子齐聚义乌,给观赛的数千名学生家长、当地市民奉献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幼儿足球表演。
  王再权说:“6年前我们第一次组织幼儿足球表演大赛时,只有368个孩子,现在有1522个孩子,浙江省幼儿足球布点幼儿园达到了90多所,直接参与足球的小朋友近两万人。”
  乒乓球运动员出身的王再权对数字很敏感,衡量工作成绩也更喜欢用数字。

品质之变

  “足球人口”增加有利于足球环境改善、足球事业发展,但真正想要在竞技层面有所作为,还是需要更为科学的“顶层设计”。
  “青训中心项目的启动,让孩子们有了更好的提高平台。”中国足协青少部副主任、青训中心项目直接负责人王新洛说。
  2016年初,在校园足球带动越来越多学校、越来越多球员参与进基层足球普及序列的大背景下,中国足协意识到需要高品质进步帮助中国足球进步,于是设计了青训中心项目,即在各省市利用最优质的场地条件,聘请最高水平的教练,每周多次为通过校园足球选拔的10至12岁的孩子进行高水平指导。
  王新洛介绍说,2017年,中国足协下辖的44个省市级会员协会已经组建了43个青训中心,长期接受训练的球员数量为8000人左右。
  由于各地青训中心的各年龄段孩子都是通过选拔出来的,势必出现在当地没有对手的情况,鉴于此,从去年开始中国足协已经开始组织针对10、11、12三个年龄组男女足的全国比赛,其中的不少孩子已经入选了俱乐部梯队,有望成为中国足球提高序列的股肱之将。
  记者在走访河北省青训中心期间,获悉了这样的数字:共有来自河北省152名11至12岁的优秀球员在接受训练。河北省足协竞训部负责人王哲说,这么多高水平青少年球员的涌现,这在过去是根本不敢想的事情。

观念之变

  2014年余巧娟出任义乌宾王幼儿园园长时,足球只是园里少数有天赋的孩子们的“专利”,但她认为足球应该是“人人可参与、人人可受益”的活动,便将足球融入了日常教学中:足球操、足球课、足球嘉年华等。
  让余巧娟高兴的是,通过接触足球,孩子们不但在身体素质、团结凝聚力、克服困难等方面的能力显著提升,以往不太支持孩子踢球的家长态度也发生了转变,现在幼儿园每次组织大型足球活动,家长都是冲锋在前,充当志愿者,不少家长甚至反映足球活动太少了。
  在职业足球俱乐部也有类似的情况。对于中国足球青训的衰落,曾有一种声音认为职业足球俱乐部要负大半责任,毕竟1994年足球职业化,将青训完全交给俱乐部、市场,可当时,投资俱乐部的企业、个人大都抱着“投机”心态,没有几个真正塌下心来做基础性的工作,久而久之,俱乐部没了梯队,中国足球没了未来。
  但随着20多年职业化推进,越来越多俱乐部已经意识到了青训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有志于打造“百年俱乐部”的球队。多年来一直在青训方面脚踏实地的鲁能、恒大等队自不待言,2015年才正式“竖旗”的中超新贵河北华夏幸福在青训方面也颇有建树:短短两年里,已经搭建完成从U18到U12的六级梯队,而且还在中国足协组织的各级U系列联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从过去的“抵牾排斥”到如今的“主动出击”,国内职业足球俱乐部对青少年足球观念的转变,让人欣慰、让人欣喜。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