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打造崭新高水平群众赛事广受好评

  第十三届全运会群众太极拳竞赛都江堰分区赛日前已结束。从4月下旬开始,通过广州、四平、武当山及都江堰4站分区赛,本届全运会群众太极拳项目除东道主外的96名参赛选手全部产生。
    太极拳是武术项目中唯一被列入本届全运会群众比赛的单项,此前,虽然太极拳一直被列为全运会竞技项目,但群众比赛的太极拳项目无论动作编排、难度要求、选手层次等都与竞技武术有着较大不同。因此,无论对于参赛者还是组织者来说,群众太极拳比赛都是一项崭新的赛事。对于新赛事,大家反响如何?

激发习练热情 助力群众健身
   

  参加全运会群众太极拳比赛的很多习练者过去从不敢想能有机会参加全运会,能有这样的机会,他们感觉受益匪浅。
    广西南宁的下岗职工苏静在广州分赛区夺魁,取得进军天津的资格,苏静说自己感觉像中大奖一样,因为全靠自学练就一身技艺的她一直觉得,在这样高规格的赛事中能够看到更多高手,学到更多东西。她说,“我们不是专业运动员,比完赛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但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推广太极拳。”
    而在四川都江堰,以微弱差距憾失出线资格的贵州镇远选手刘木琴赛后并没有太多失落,这位乳腺癌晚期、癌细胞已转移到淋巴系统的危重病人以习练太极拳作为配合治疗的重要手段,并奇迹般康复。刘木琴的经历让当地喜欢太极拳的人数倍增,很多人都追随她学太极拳、学养身。赛后,刘木琴没有难过,她说,在这个平台上,自己学到了很多,对今后的健身会很有帮助,这更值得高兴。
    在4站分区赛期间,赛事组织方抓住机会,邀请名师、专家利用晚上时间开展义务教学辅导,每次辅导都受到广大参赛者和当地爱好者的欢迎。很多人说“这次没白来”。

释放积极信号 促进项目发展
   

  本届全运会武术套路预赛、群众太极拳武当山分赛区比赛相隔不到一周,担任这两个赛事总裁判长的天津理工大学教授苏长来认为,这两个赛事虽然人群属性不同,但由于群众赛事很好地解决了选手资格问题,因此它非常接地气,也能带动老百姓关注体育,带动老百姓参加太极拳项目,推动全民健身。
    广州分赛区仲裁委员会主任、河南大学教授栗胜夫也认为,群众太极拳选手进入全运会赛事平台,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武术及群众武术的高度重视,它的作用并不仅仅体现在设置的金牌上,还在于其发出鼓励全民健身、重视全民健身的积极信号。
    栗胜夫认为,政策方面的积极鼓励,有力促进了大众习武健身的积极性,对于以健身为主要目的、痴迷于中国传统文化、又具有一定水平的习武人群来说,他们增添了积极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动力。从广州比赛的情况看,选手水平较以往群众武术赛事有明显提升,可以说是一种质的飞跃。
    总局武管中心副主任张玉萍表示,得益于本次全运会改革,太极拳乃至整个武术项目得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这将调动群众积极性、促进太极拳项目的发展。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