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磊:调整好自己以拳手姿态直面挑战
作为热心公益的一位职业拳手,张志磊日前来到河北石家庄,担任河北政法学院和河北扶贫基金会“互联网+扶贫创业基地”的形象大使。面对诸多渴望投身国家扶贫事业的莘莘学子,从农村成长起来的张志磊用他的亲身经历勉励同学,“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拳手,我坚信我们每个人都能战胜自己生活中的困难。也坚信‘互联网+扶贫创业基地’能帮助到更多的贫困人口,摆脱他们的贫困,尽快奔向小康。”
张志磊1983年出生在河南周口沈丘县一个偏远的村庄,家里的经济收入就是靠父母种地。“那时父母就是盼着我早点长大,能让我到县城读书,以后能在县城有份理想的工作。”199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县体育局教练李国峰选中来到县城。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成为一名皮划艇运动员。不知不觉,他身高长到了1.92米、体重达到了100公斤,很快船就容不下他了。于是,1998年张志磊离开了皮划艇队,进入河南省重竞技运动管理中心拳击队,开始了专业拳击训练。后来在谷锦华教练的指导下,张志磊先后获得全国冠军、亚运会冠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拿到了一枚宝贵的银牌。
张志磊说,伦敦奥运会后国家队的很多队友都选择了退役,转业到各自省份的体育局工作。很多人也劝他退役,但是作为一各拳击手,张志磊不甘心没有尝试过职业比赛。“自己一直在想,我个人可以不成功,但中国的拳击不能不成长。我可以不优秀,但是为了中国拳击,我不能放弃。”于是张志磊2014年与美国拳击推广公司签约,正式进军职业拳坛。目前,张志磊在迈入职业拳坛4年的时间里共参加了18场比赛,并全部取得了胜利,其中14次击倒对手。但张志磊也留下了遗憾,自进入专业队后,他离开父母很少回家,到美国进行职业训练、比赛的4年中,更是和家人聚少离多,父母生病他无法在身边照顾,甚至前不久他的母亲不幸去世,他都没有能够见上最后一面。张志磊说,所有的付出和遗憾都是为了自己心中的志向和理想。“我会调整好我自己,我现在的目标就是训练、比赛!”
回望自己的拳击生涯,张志磊说他之前是为了摆脱生活的贫困而打拼,后来则是为了志向和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扶贫要先扶志。如果我们安于现状,安于贫困,不思进取,那我们就没有希望。虽然贫困造成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无论什么原因,我们面对它的时候都不要轻易妥协,我们要奋起抗争,就算不停地被它击倒,只要有一口气在,我们都要站起来,继续与它搏斗,直到取得最终的胜利!这种拼搏精神就是拳击精神。”张志磊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