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嘉年华先手布局未来 播散更多种子

  即将在下月开幕的2018中国围棋大会将成为属于广大围棋爱好者的又一次规模盛大的围棋嘉年华。届时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重度”围棋爱好者将相聚南宁共享本次围棋盛会,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在将来更长的时间周期内,众多参加了中国围棋大会的“重度”爱好者必将在全国各地播散更多围棋的种子,让围棋在基层的更广阔范围内开枝散叶。

  中国围棋大会不仅将举办以世界智能围棋公开赛为代表的世界大赛,还将举办多个高水平职业和业余赛事,同时还有突出参与性的围棋嘉年华。围棋大会正赛、九路棋王赛、全国高校教职工围棋邀请赛、南北大学生围棋对抗赛、混双锦标赛、混双让子赛、幽灵联棋赛、暗礁闪电战、马拉松围棋赛、啤酒围棋赛、女士围棋赛、三人联棋赛以及多对多职业指导棋等丰富多彩的围棋嘉年华活动,可以让不同背景的围棋爱好者共享围棋盛宴。

  虽然时至今日,仍会有人认为围棋通常是属于高水平棋手的“阳春白雪”,但是中国围棋大会正在用实践证明,围棋完全可以非常接地气地从不同角度去满足普通围棋爱好者的多样化需求。相信随着围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中国围棋大会的创新性实践,未来必将有更多的围棋嘉年华活动以更高的频次、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受到基层围棋爱好者的追捧。
  其实早在1981年,当首届北京马拉松赛举办之时,只有来自国内外的几十名选手参赛。那时在大多数国人眼里,马拉松绝对是属于高水平专业选手的“阳春白雪”,当然人们更不会想到如今国内每年举办的马拉松及相关路跑赛事已经突破了1000多场,每年直接服务人次已经突破了500万,现在每个周末在国内不同城市会有多个马拉松嘉年华在同时上演。同样,围棋也曾经是很多人眼里的“阳春白雪”,如今以中国围棋大会为代表的围棋嘉年华也正在为广大围棋爱好者搭建起富有时代特色的大舞台。
  相对于外来的马拉松文化,发源于华夏文明母体的围棋文化显然有着更加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而且围棋人工智能技术的革命性发展,为今后围棋的普及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去年中国围棋大会首次举办,就吸引了5600多人的现场直接参与,虽然不少围棋明星参与其中,却并不是普通爱好者难以企及的“阳春白雪”。今年中国围棋大会的现场服务人数将远远突破去年的规模,这场围棋嘉年华注定会在中国乃至世界围棋的发展历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实,和活跃在中国围棋大会上的各种人工智能一样,中国围棋大会也正在为围棋的未来布局。(转自7月30日《中国体育报》08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