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少年体操U系列比赛互动交流助发展

  “落地还要再稳一点,注意身体姿态。”8月15日,2018年“康纳斯杯”全国少年体操总决赛暨全国少年体操U系列比赛总决赛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体育馆进行。比赛现场,各队教练不时地对小选手进行指导。宽敞明亮的场地内,一个个灵活挺拔的身影正在轮流练习着,为即将到来的比赛热身。

搭建赛事平台 互动交流助发展

    “我在比赛中见到了很多小伙伴,既有新朋友也有老朋友。江西队的刘仕锌我去年比赛时就认识了。”来自上海参加U10比赛的纪兴晖兴奋地说。纪兴晖很开心能和朋友们一起参赛,“休息时,我会仔细研究其他选手的动作,刘仕锌的动作就比去年好很多。他动作的难度系数比我高,所以明年比赛我一定要比他强,动作也要完成得更好。”纪兴晖说得十分谦虚。不过,他身边的两个伙伴并不这么认为,一同参加U10比赛的李开靖说:“他们两个都挺强,动作完成也特别好。我觉得自己与上次分区赛时相比进步不大,以后要更加努力。”
    对选手而言,比赛是检验训练成果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也是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小朋友们训练一年,需要通过比赛检验水平,全国适龄的孩子都可以参赛。我们搭建这样一个技术交流平台,就是希望帮助孩子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体操部副部长冯玉娟表示。
    全国少年体操比赛已举办多届,但全国少年体操U系列比赛总决赛却是第一次出现在大家面前。这不仅是名字的改变,也是全国比赛跨越性的进步。体操奥运冠军黄旭担任本次比赛的高级裁判,他还是江苏队领队。他认为,比赛就像日常生活中的考试,只有不断积累经验,才能在以后的大赛中有更好的发挥,而U系列比赛就是很好的锻炼平台。“现在,总局很重视U系列比赛,每年保证至少两次全国比赛,再加上省内比赛,一年就会有至少三至四场比赛。无论对孩子还是教练,目标都会更明确。对于运动员而言,没有谁生下来就有丰富的参赛经验,都是通过在比赛中摸爬滚打积累出来的。”黄旭说。

蹦床舞蹈助攻 多管齐下促提高

    与常见的体操比赛不同,本次比赛还设有蹦床比赛。蹦床如今已成为体操训练的项目,成绩和少年比赛的各项目挂钩,占有一定比重。冯玉娟说:“科学训练不是空话,我们希望尽可能减少孩子在训练中不必要的伤害。”蹦床现在是体操项目上非常重要的训练方式,男女自由体操、跳马以及一些高器械的下法、空中概念和转体意识的培养,都需要借助蹦床完成。蹦床弹性非常好,小朋友在做动作时不容易受伤,对于关节的负荷也很低。
    参加U9比赛的陈振秋非常喜欢蹦床,他说:“我学习基础动作时就是从蹦床上开始练习,人一跳上去就会蹦得非常高。这次比赛的蹦床弹性太好了,轻轻一跳就很高,我有些害怕。”谈到最喜欢的项目,陈振秋说是双杠,这虽然不是他成绩最好的项目,但却是他最想练好的项目,“我特别喜欢在双杠上停留的感觉。”
    如果说蹦床是选手训练的好帮手,那么舞蹈一定就是提高女选手在自由体操中得分的秘密武器。因为在技术难度相等的情况下,艺术表现力尤为重要。浙江队舞蹈教师吴梦云也来到比赛现场,退役前,她是一名体操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确实对自由体操项目影响较大,小朋友平时练习得好,上场后会更自信,能把最好的状态发挥出来。我平时主要通过教授一些舞蹈动作,带她们看一些舞蹈视频,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她们。”
    浙江队的易思琪非常喜欢自由体操,她腼腆地说:“我喜欢自由体操,觉得在跳的时候很美,还可以在很大的场地上尽情地做动作,很开心!”(转自8月16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