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赛季全国冰壶锦标赛落下帷幕

  2018-2019赛季全国冰壶锦标赛2018年12月28日在北京首钢园冬训中心冰壶馆落下帷幕,比赛虽然结束,但作为北京周期内的第一个全国锦标赛,经过了一年的培育,新的气象已经初露端倪。

冰壶人口激增

  平昌冬奥会中国冰壶队的折戟令不少人揪心,这背后是中国冰壶注册运动员仅160余人的选材困境。当打开2018-2019赛季全国冰壶锦标赛的秩序册时,会惊讶的发现今年的参赛人数有了极大的提升,2017-2018赛季全国冰壶锦标赛共有30支队伍,而今年有18支女队,25支男队参赛,其中2002年出生的小将有17人,这是规则中限定的最小年纪。
  除了越来越多小将的出现,冰壶人口的激增还要得益于近一年来中国冰壶协会开放的态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冰壶运动,树立大冰雪、大冬奥、大备战的全民备战参与机制。在2018年7月的国家集训队预选赛中,仅有北体社团派出了1支男队,而在本次全国冰壶锦标赛上,出现了4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生组成的队伍,教练正是前国手徐晓明,北体大也组建了4支参赛队伍。组建近半年的跨项组2支队伍也出现在了赛场上,这是他们的首个冰壶比赛。

小将挑起大梁

  经过激烈的小组赛循环和半决赛,全国锦标赛决赛中,马秀玥队以8比4战胜邹强队,拿下男子组第一,男子铜牌由臧嘉亮队获得,梅杰队与姜懿伦队缠斗至第八局,最终梅杰队凭借后手优势8比7拿到女子组第一,杨莹队拿到女子铜牌。获得女子组前三和男子前二的队伍确定成为新一期国家集训队队员。5支队伍的成员均为90后,国家集训队需要承担起即将到来的世界杯瑞典站和2018-2019年度世界杯总决赛的参赛任务,根据亚太锦标赛的成绩,男队还需要承担2019年男子世锦赛的参赛,而女队则要在即将到来的世锦赛选拔赛上力争世锦赛资格。
  谈及这次全锦赛,梅杰说:“尽管参加过许多次全锦赛,但这次还是感受到了新意,竞争压力有明显上升。”梅杰带领的队伍在18年7月成立,队友王芮和麻敬宜都曾参加过平昌冬奥会,开放组队后她们走到了一起。组建之初梅杰是队内的四垒,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调整她来到了三垒的位置。半年的磨合让这支队伍实力有了明显提升,“从这次全锦赛能看出所有队伍实力都有所提升,可能有些队伍磨合快有些慢,总体竞争力在提升。”男队冠军队长马秀玥则透露,全锦赛能拿到这样的成绩是队员们努力的回报,他说:“一般排冰时是练4个小时,我们会加练到6个小时,此外我们还会通过冥想等方式进行自我调节。”

第十四名的跨项男队

  2胜2负,小组第三,总排名第十四,这是跨项组男队交出的首次比赛成绩单。尽管最终未能晋级,但是第二场加局偷分战胜哈尔滨四队,末局3分战胜上海二队,这支学习冰壶不到半年的队伍已经给出了极大的惊喜。 “掷球和冰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真正进行了深入的练习后才发现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我们进行了近半年的点线基础练习,对许多规则和战术还吃的不是很透,但准备比赛的过程让我们感到非常熟悉。” 队长范杉说:“之前设定的目标中没有成绩要求,主要是以赛代练,通过比赛了解全国冰壶运动员的水平和特点,所以即使这场没有到我们上场,我们也会在场边看,一是看场地,二是看对手,三是看战术运用。每天的收获都很大,赛后小结时都觉得很有用。”
  目前跨项组由8女6男组成,结束了芬兰外训后他们现在在首钢园冰壶馆进行训练,范杉说:“通过比赛,我们找出真正需要去提高的地方列下来,接下来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可能是前三点或者前五点,把重要解决了以后慢慢地把更细的技战术完善。”
  全国冰壶锦标赛是2018年最后的一项赛事,这是中国冰壶运动员的一次“年考”,也是冬运中心、小球中心以及中国冰壶协会的努力下中国冰壶的“新周期新气象”展示。(转自1月4日《中国体育报》06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