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举队转训广东二沙体育训练中心收获多
![]() |
“这时候来广州是很舒服的,不会很冷,出门跑跳也不会出太多汗。再过一段时间就冷了,春节一过梅雨季就到了,所以现在是最适合的。”国家女子举重队于本月初前往广东二沙体育训练中心,转训了两周时间。回到从小生活的省队,黎雅君是最有发言权的。其他队员也非常享受这南国的冬天,相比北京的严寒,广州绿树成荫、如春风拂面般温暖。
广东二沙体育训练中心,作为我国最早建立的优秀竞技体育人才集训基地,也是久负盛名孕育举重项目人才的摇篮。这里走出过我国第一个世界纪录创造者陈镜开,以及陈伟强、曾国强、陈小敏等多位举重奥运冠军。也许是浓厚的举重发展底蕴和氛围感染了队员们,转训的每一堂训练课,大家都全情投入。
“侯志慧在硬拉项目指标上比历史最好成绩增长1公斤,敖辉在挺举涨了成绩,比自己的最好成绩涨了2公斤,李雯雯、黎雅君的训练效果也不错。陈桂明、汪周雨举出了很久没见的训练好成绩,邓薇、张旺丽进行大重量试举时表现非常轻松的状态。”女举国家队主教练张国政告诉记者,转训期间队员们在技术动作、力量素质、身体能力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
力量素质和身体能力的提高,靠的是日复一日的积累。放下杠铃后,队员们还会进行小肌肉和体能训练。以平板支撑项目为例,举重运动员是怎样做平板支撑的?一般的平板支撑太“小儿科”了,专业队员们玩的都是“负重”平板,正所谓大力出奇迹。“左边起来一点,你要让我坐的稳了,就是真的做好了。”只见侯志慧坐在敖辉背上,“指导”敖辉的支撑动作。“腰下去了,起来一点,能不能行?加油!”这位“小老师”非常专业呢。到了周晓曼练习时,负重的对象变成了邓薇。“你自己多重没点数吗。”周晓曼最初有点抗拒。邓薇笑着说“来了老弟”,就爬到了她背上,两人边笑边开始了训练。就这样,枯燥的体能训练,在欢乐的氛围中进行得很快。(转自1月22日《中国体育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