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若琳“后奥运时代”在新领域继续努力

  前些天,在“水立方”举行的国际泳联世界跳水系列赛北京站期间,每天都时刻高度专注比赛的裁判长陈若琳甚至梦到了自己重回跳水馆,恢复训练的情景。陈若琳笑说这样的梦境“吓”到了她,那些已有些“遥远”的训练时光是辛苦的,而如今身兼裁判长的重任则是另一种不同的辛苦,她同样十分享受其中。
  手握5枚奥运金牌的陈若琳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夺冠后退役,她说自己很少会回想过去的高光时刻。与站在跳水台上为国家、为梦想拼搏的运动员身份不同,她更喜欢现在同样为国家而战、却能够在幕后默默付出的裁判员身份,因为这更符合她的性格。如今已经留队工作的陈若琳,不仅要为国家跳水队的行政事务忙碌,更要跟着英文老师苦练英文,为的就是尽早把那本厚厚的英文原版国际泳联竞赛规则吃透。
  “因为从小就从事跳水这行,对项目十分熟悉,退役后往裁判员方面发展就很适应,多出来执裁几次就能更熟悉规则,做得也越来越得心应手。”做裁判不同于运动员,虽然没有了冲金的压力,但是需要更加熟悉规则、稳妥应对各类突发状况,这同样也有不小的压力和挑战。去年的国际泳联世界跳水系列赛北京站是陈若琳第一次做裁判长,而她也以25岁的年纪成为国际泳联赛事中最年轻的裁判长。陈若琳坦言当年退役后并没有想好自己未来的路,现在回想起来十分感谢领队周继红的引路,让她的后奥运时代走得更加顺畅。
  与一年前初次担任裁判长时的紧张不同,今年再战“水立方”,陈若琳已经驾轻就熟,“第一场比赛上来就蛮上手了,后面也越来越适应。”这源于一年间她参与了青奥会、世界杯、世青赛等大赛的执裁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让陈若琳印象最为深刻也最具挑战的便是阿根廷青奥会,“因为青年比赛相比成年比赛的规则更复杂一些,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但自己完成得还不错。”
  要想在国际赛场上所向披靡,中国跳水运动员继续保持高水准的“硬实力”不可或缺,同时在国际赛场上保持话语权也是重要的“软实力”。陈若琳给自己目前的裁判身份打80分,扣分点在尚需加强的临场反应能力和英语水平。身为国际泳联跳水技术委员会委员的陈若琳希望自己能更加熟悉规则、临场反应更迅速,在新的领域继续为国争光。
  赛场外,微博里的陈若琳是那个会晒靓照、秀爱宠的可爱姑娘,她也是眼前这个调侃自己喜欢逛公园、过着老年生活的同龄人,而她更是那个曾让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功臣和一心要为中国跳水发展贡献力量的跳水人。(转自3月18日《中国体育报》03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