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壶世界杯总决赛开赛中国面临多重挑战

  5月8日,冰壶世界杯总决赛正式开赛。北京首钢园冰球馆内,已经忙碌了10天的工作人员们丝毫不敢懈怠,比赛刚刚开始,考验还远没有结束。

推广能力的考验

  2018年1月,中国和世界冰壶联合会签署了2018年至2022年为期4年的全球战略合作协议,冰壶世界杯正式诞生。  
  每年的冰壶世界杯由3站分站赛及总决赛构成,4站比赛均包括男子、女子、混双三个冬奥会项目。“本次赛事是世界冰壶联合会首次批准提供奖金的赛事。”世界冰壶联合会主席凯特表示。据悉,冰壶世界杯是目前仅有的队员可以以国家名义参赛并获得奖金的顶级冰壶赛事。本次总决赛总奖金高达28万美元,其中男子和女子奖金各为11.2万美元,混双总奖金5.6万美元。
  “冰壶世界杯使我们有机会推出一个新的冰壶赛事品牌,以及第一次尝试采用不同于传统冰壶锦标赛的比赛规则,由单一联合会的多个会员团队参加同一项比赛。在北京,我们有不止一支队伍来自同一个成员协会参与到同一个赛事里,这令人感到非常富有新意,使我们非常兴奋。”凯特说。赛事已然诞生,但如何让世界杯真正拥有与世锦赛并肩的赛事地位,中国和世界冰壶联合会的推广之路还很长。

办赛能力的考验

  世界杯总决赛是北京冬奥周期中国承办的第一场冰壶国际大赛,也是举办地首钢园的第一场冰壶国际赛事。赛事组委会竞赛部副部长朱娜表示,“通过举办本次赛事,我们可以积累很多重要的大赛组织经验。”
  赛前筹备中制冰是重中之重,首钢园内的“四块冰”中仅有冰球馆带有观众席,但冰球场变身冰壶场并不容易,原有冰球场地冰体需要全部融掉重新制作,场馆硬件也要重新调试设置。国际冰壶比赛时,赛场温度要控制在12摄氏度左右,湿度要控制在30%-35%,这样才能尽可能减缓冰面上的冰点融化速度。
  除了围绕着制冰的相关工作,赛事运营的工作千头万绪。北京首钢园运动中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赛事运营项目经理张一军说:“我们针对项目特点前期进行了充分的调整和准备,经过赛事的磨砺,从硬件设施到赛事运营的方方面面,我们中国人都在迎头赶上。”

参赛能力的考验

  作为东道主,中国队获得了3个项目的满额参赛资格。但参赛资格只是同场竞技的保障,本次世界杯总决赛的其他参赛队伍则分别是分站赛冠军、当赛季世锦赛冠军、上届冬奥会冠军以及世界杯积分排名最高尚未晋级的队伍,而中国在世界杯分站赛的比赛中,女队获得了16点积分,男队获得18点积分,混双获得13点积分,从结果上来看,距离国际顶级队伍还有很长的路。
  当然,世界杯总决赛只是一场“月考”,2022年冬奥会倒计时即将来到1000天,届时中国仍是主场,期待到那时中国能做得更好。(转自5月9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