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百米赛场显示中国短跑项目人才厚度

  由于正在欧洲进行拉练,苏炳添、谢震业等名将未能参加全国田径锦标赛,然而缺乏明星并不等于缺乏亮点,男子百米依然是最引人关注的一个项目,杨洋、莫有雪、骆文熠等人的竞争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短跑的人才厚度。
  苏炳添和谢震业近年来进步迅速,已经形成了一个小的优势集团,名将不在,其他人表现如何,中国在这个项目上的团队优势如何,本次全国田径锦标赛给出了答案。
  虽然两大明星不在,但是男子百米比赛依然激烈,来自江苏的杨洋以10秒39的成绩夺冠,来自广东的莫有雪以10秒40的成绩排在第二位,队友骆文熠以10秒48收获铜牌。目前这个成绩和苏炳添以及谢震业还有不小的差距,杨洋、莫有雪、骆文熠的表现也值得关注,再加上目前处于上升势头的梁劲生和许周政,中国短跑在苏炳添和谢震业之后,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有厚度的团队。
  这种厚度的形成,依靠了中国田径协会近两年的“大动作”。首先是越来越重视青训体系,加大了青少年科学训练手段。此外,中国田协引进了大批外教,并签约了16个海外训练基地,运动员得以大量参加国际比赛,在实践中找问题、找差距,提升整体实力。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于洪臣表示:“希望用这种大规模的国际合作,来争取尽快提升中国田径整体的水平。”
  从2013年起中国田径队大规模聘请外教,并且把有潜质的运动员送到国外训练。同时对各个项目聘请的外教也制定了严格的要求,例如要求外教执教的项目必须是其所在国家的优势项目,必须带出过世界冠军级别的选手等。早在2009年,中国竞走队就聘请了意大利著名教练达米拉诺,在他的指导之下,刘虹、陈定、王镇等人先后拿到了奥运会冠军。
  而短跑项目更是得益于“请进来、走出去”和“与狼共舞”的理念,近几年,不仅苏炳添、谢震业等优秀选手多次到美国参加训练和比赛,改良起跑的动作,年轻队员每年参加国际比赛的场次也大大增加。国际比赛让选手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信心,因此才能够迅速拉升成绩。(转自7月9日《中国体育报》03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