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运村中反兴奋剂教育拓展基地广受欢迎

  在二青会青运村,有一个反兴奋剂教育拓展基地,目光所及之处,能看到像郎平等运动员心中的偶像以立牌的形式宣传反兴奋剂的重要性,还能看到签满了二青会参赛运动员姓名的宣传板,一个个来自不同省区市、不同项目的名字也代表了他们坚持反兴奋剂的决心和信心,“拿干净的金牌”是此次活动的口号。

 反兴奋剂拓展教育活动是反兴奋剂教育三种模式之一。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教育预防处处长、二青会青运村反兴奋剂教育拓展基地负责人赛飞介绍,在赛前进行了反兴奋剂准入培训,所有参加二青会的运动员和所在的代表团都参加了反兴奋剂教育,通过学习考试才能获得二青会的参赛资格。素质拓展活动是在比赛期间,运动员通过答题、学习和参加相关游戏的过程,进一步加强反兴奋剂教育。

  在反兴奋剂教育拓展基地,共设置了反兴奋剂知识答题、反兴奋剂工作流程视频观看、投屏游戏、拼图、套圈、投壶、踢毽子、飞镖、扔水瓶9个环节,吸引了很多运动员前来体验。赛飞说:“每天的午饭和晚饭前后,这里都会聚集很多人,每天的参与人数是600人左右,预计到18日整体规模将达7000人以上,可以说青运村除了餐厅外这里是最热闹的地方。相比枯燥的讲座,运动员们更喜欢这种轻松的形式。”

  在奖品区,有一个设计精美的奖品是很多运动员的心头爱,那就是“拿干净的金牌”的奖牌。赛飞说:“经常有运动员和志愿者商量能不能给他一个,但这个奖牌是需要运动员在反兴奋剂知识答题中获得100分才可以获得,在答题中获得80分以上才有资格继续参加活动,他们的成绩会记录在后台,这不仅是检验我们反兴奋剂教育工作的成果,也是对后面如何进一步加强反兴奋剂教育进行整理和总结。”

  上海游泳运动员吴艳体验了反兴奋剂教育拓展活动的所有环节,她觉得这个活动非常好:“通过视频和知识问答可以学习很多反兴奋剂的知识,并分辨一些误区。这么多游戏中我觉得最好玩的是扔水瓶和投壶,在一次次失败后激发起我想要胜利的欲望,最后都成功了,很开心。”(转自8月12日《中国体育报》02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