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9金是这样炼成的

  二青会赛艇、皮划艇赛场上,“郑州丰合”的名字出镜率极高——在社会俱乐部组较量中,他们获得9枚金牌。

  每当郑州丰合有比赛,场边都有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观战,他叫程远林,1997年退役的前划艇运动员,现在的郑州丰和体育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

  退役之后,程远林选择进入大学进修,然后开始创业,凭借运动员特有的踏实和坚毅赚到第一桶金。2011年前后,程远林萌生了回归体育行业的想法,项目自然是他最喜爱也最擅长的赛艇、皮划艇。“当时河南乃至全国的水上项目氛围都不好,大家普遍担心门槛高、安全有隐患,我就通过免费培训、免费进校园,加深大家对赛艇、皮划艇等项目的理解。直到今天,我们赛艇、皮划艇的普及以及夏令营等项目依旧是免费的。”他说。

  别看现在说起来云淡风轻,但只有程远林自己知道,这些年都经历什么。“尽管赛艇、皮划艇是小众项目,整体投入也不算大,但由于之前一直没有找到稳定的营收渠道,俱乐部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为了把俱乐部办下去,程远林不但花光了积蓄,甚至就连房子都卖了。

  让人欣慰的是,如今河南的水上运动氛围逐渐浓厚,一些青少年赛艇、皮划艇比赛也从昔日只有几十人参赛增长到上千人参赛,河南赛艇、皮划艇俱乐部数量增长到100多家,长期参与这些项目的爱好者有十几万人。

  如今,通过与企业、大学的深度合作,郑州丰合已基本实现收支平衡。凭借较之国内大部分赛艇、皮划艇俱乐部更早的入局、更专业的师资队伍、更科学严谨的训练模式,郑州丰合在国内一系列赛艇、皮划艇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

  程远林介绍说,来俱乐部训练的大都是大学生和中学生,他们每天4、5点钟就要起床,6点进行一个半小时训练,周末进行两次训练。一点点的累积让他们的竞技水平不断提升,也培养了他们克服困难、不畏艰险、团队合作的精神。现在有越来越多学校、学生加入赛艇、皮划艇的行列,这是河南赛艇未来发展的希望,也是俱乐部未来发展的希望。

  河南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傅汝诚表示,河南水上项目走过了一条曲折发展的道路,五运会到八运会期间,水上项目和田径、射击并称为河南竞技体育金牌“三大支撑”,但从九运会到十二运会,河南省水上项目一金难求,上个全运周期,河南收获了两枚全运赛艇金牌。“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河南体育事业‘办人民满意的体育’的整体布局,不仅将目光聚焦于竞技成绩、金牌,而是群众体育、青少年体育、体育产业同步协调发展。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郑州丰合为代表的社会俱乐部应运而生,他们现在不但是市场的主体,也是项目推广的主力,并逐渐开始给专业队输送运动员。未来,体育主管部门还要在产业发展方面给予社会俱乐部更多服务和指导,提升其造血能力,为体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傅汝诚说。(转自8月16日《中国体育报》02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