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世锦赛中国队打破世界纪录摘得四金

  国际龙舟联合会第14届世界龙舟锦标赛日前在泰国落幕。本届世锦赛共有来自52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运动员参赛,中国队在21个精英组别中获得了4金9银3铜的好成绩,位列总成绩第二名。第一次代表中国队参加世锦赛的江西小蓝虎山龙舟队在22人公开组200米直道竞速赛上为中国队夺得首金,并以39秒251的成绩打破了由菲律宾队于2009年开始保持的世界纪录。

团结奋进 勇创佳绩

  中国队由江西小蓝虎山龙舟队等7家单位的运动员和教练员组成,共参加了世锦赛精英组别的21个单项。

  比赛可谓一波三折,在首日比赛中,中国队多次与金牌失之交臂,名门世家九江男队与聊城大学女队组成的“混合龙”在精英混合组22人标准龙2000米绕标赛上为中国队拼下首枚银牌。随后,顺德乐从罗浮宫男队出战精英公开组12人龙舟2000米绕标赛再夺一银,中国队共获得4枚银牌。直到第4个比赛日,第一次代表中国队参加世锦赛的江西小蓝虎山龙舟队才在22人公开组200米直道竞速赛为中国队夺得首金,并以39秒251的成绩打破了由菲律宾队于2009年开始保持的200米世界纪录(国际龙舟联合会以其举办的赛事为标准确定纪录,并将该纪录称为世界纪录)。

  从小蓝虎山队打破世界纪录,到乐从队在精英公开组500米直道竞速上以0.515秒的优势力压印尼队,中国龙舟队与世界强队精彩竞逐,力求先拔头筹,呈现了一幅“百舸争流”的奋勇画面。

刻苦训练 突破自我

  要想在赛场上取得辉煌成绩,离不开背后努力和训练。为了更好地备战赛事,参赛队伍早早就开展了集中训练。每天下午,炎炎夏日里的炙热感还没散去,龙舟队的队员就已经来到训练场地进行训练。在综合训练场,电风扇轰隆隆地响,不停地转动却只能带走些许的热量。不一会儿,队员已经挥汗如雨。

  今年43岁的董爱丽,加入龙舟队已有11年,可谓是九江女子龙舟队资深队员,这是她第六次参与龙舟世锦赛。她坦言,训练非常辛苦,为了更好地适应泰国多变的天气,除了户外有雷电,队伍每天都得坚持训练,确保在不同的天气和状态下都能发挥自身的正常水平。“这段时间我们都在进行积极备战,以女队来说,我们每天除了常规的训练内容外,还需要完成70个引体向上和70个俯卧撑,进一步提升力量。”董爱丽一边做着俯卧撑一边说道。

  “希望通过这类世界级的赛事,让队员们更好地了解到世界各国龙舟水平,激励自身成长与发展。”九江龙舟队领队朱文权说,龙舟队以往都是以参与国内赛事为主,此次能够有幸代表国家参与国际性赛事,不仅是获得了为国家争光的机会,同时赛事也提供了一个提升队伍水平、提高自身能力的平台。

实战出发 正视差距

  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差距,在去年的亚运赛场上,中国队在龙舟项目上分别夺得男、女200米竞速的金牌和男、女500米竞速的银牌,在男子1000米竞速决赛中,以4分37秒217仅排名第四,前三名分别被中国台北队、印度尼西亚队、朝韩联队夺走。从两次大赛可以明显看出,中国龙舟队在100米、200米、500米等短距离项目上有一定的优势,但在长距离项目上还有不小的进步空间。

  龙舟队员陈光钦告诉记者,中国龙舟队员普遍存在耐力不足的问题,我们不仅要在体能训练上下工夫,还要在力量和经验上的不足寻求改变,补齐短板,要针对性地开展耐力、体能、力量这些基础训练的同时,还要结合坐姿、握桨、入水、拉手、御水、空中移桨和集体配合,在节奏控制方面也要进行适当的训练调整,让队员懂得控制节奏,掌握比赛,从而实现力量、技术以及默契的最佳组合,这样才能在长距离项目上实现突破。

  作为一项标准体育赛事,龙舟运动正走出中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随着中华龙舟大赛、世锦赛、世界杯等国内外大赛的举行,龙舟有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越来越具备“国际性”体育项目的风采,中国龙舟队想要赢得新优势,就要在成绩面前找准差距,站在竞赛的层次上找问题,结合比赛补强短板。

  据悉,世界龙舟锦标赛由国际龙舟联合会主办,逢奇数年举办,下一届世锦赛将于2021年在中国香港举办。(转自9月5日《中国体育报》07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