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全国残运会落幕北京代表团收获丰

  第十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七届特奥会日前落幕。本届残运会上,北京代表团的运动员们奋勇争先,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北京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残运会北京市共派出392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41个大项的比赛,是北京市在全国残运会参赛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多的一届。同时,本届残运会北京代表团共取得92.5枚金牌、61.5枚银牌、47枚铜牌,奖牌总数达201枚,创历史新高,金牌数量也是历届比赛中最多的一届。此外,北京运动员还打破2项全国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代表团在田径、轮椅篮球、轮椅冰壶、乒乓球等优势项目中依然保持了较高的竞技水平。比赛中,老将在赛场上表现抢眼,摘金夺银;年轻运动员同样不落人后。其中,“跨界”运动员许贺在夏季项目中夺得3金,冬季项目中获得2金;24岁的乒乓球站姿组运动员茅经典和55岁的乒乓球轮椅组运动员高延明,也均在本届运动会中赢得了团体、双打、单打的“全满贯”。

  对此,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代表团通过本届残运会,不仅很好地锤炼了队伍,还在比赛中获得了体育道德风尚奖,并严格遵守赛会纪律,在反兴奋剂工作中做出了示范。接下来,北京市将继续在残疾人体育工作方面下足工夫,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争取更好的成绩。同时,本届残运会后,来自北京的轮椅篮球、田径、乒乓球、轮椅冰壶、硬地滚球等项目的国家队运动员,将开始紧张的备战工作,力争在明年的东京残奥会及2022北京冬残奥会上再创佳绩,为国争光。(转自9月5日《中国体育报》02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