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楷模”王文教坚守初心 默默耕耘

  “王文教指导获得‘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我们很激动,也很受鼓舞和鞭策。我们深刻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对于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这份荣誉既是王指导的光荣,也是中国体育的光荣。”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局长罗超毅10月10日在总局向“人民楷模”王文教学习交流座谈会上表示,王文教指导用了28年时间,将中国羽毛球运动带上世界巅峰,这个过程是不忘初心、坚守初心的最好体现。

  1954年,王文教不顾印尼方面的阻拦和家人的反对,突破重重阻力,从印尼回到祖国,这是因为他有一颗真挚的爱国心。“在当时的条件下,他从印尼回来,而且是动员了几位印尼华侨一起回国,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得非常突出,非常明显,这是不忘爱国初心的很好体现。”罗超毅说。

  在王文教担任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期间,曾率队获得过9个世界团体冠军、56个世界单项冠军,而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1982年率队参加在英国举行的汤姆斯杯,这是中国羽毛球队第一次夺得世界羽毛球重大赛事的冠军。而这一刻王文教等待了28年,这一切也离不开他从回国之日起,长达28年的默默付出和努力。在罗超毅看来,这种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坚持精神,正是对中华体育精神的最好诠释。“王指导是中国羽毛球事业的奠基人,他用了28年时间,把中国羽毛球运动从零开始带到了世界巅峰。28年,从基础薄弱阶段达到世界巅峰阶段,是新中国羽毛球项目当之无愧的奠基人。而这28年的艰苦奋斗很难得,体现了竞技体育精神。”

  王文教是中国羽毛球项目的拓荒者,在贫瘠的土地上,通过不断的努力,耕种出丰硕的果实。罗超毅说,这是坚守的初心。“把一个落后项目带上世界巅峰,没有坚守的精神是不行的。他回来的目的就是要把中国羽毛球运动发展起来,就是要让中国羽毛球运动水平达到世界顶峰。他用了28年的时间,实现了这个初心,实现了这个目标,所以他是很值得我们尊敬、学习的一位老前辈。”

  学习王文教模范事迹的同时,社会各界也回顾、了解了羽毛球项目从初创到发展再到走向巅峰的过程。罗超毅认为,这个过程也体现了中华体育精神,值得当代体育人进一步发扬光大。罗超毅表示,学习王文教,就是要把备战东京奥运会的服务保障工作做好,切实推进好体育总局训练局的改革方案,积极贯彻和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做好各方面的改革工作和长远布局。(转自10月15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