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军运会“金牌大项”更是“生命之光”

  连续3个比赛日的金牌爆发,夺取了18枚金牌中的11枚,10月22日结束的水上救生项目,中国军团大获全胜。而这个“金牌大项”也让军运会救生游泳项目开始被大家关注,新奇的比赛方式和项目背后的意义,正在成为军运会现场和电视机前无数观众们热议的话题。

  就像女子200米超级救生冠军、中国选手戴晓蝶赛后所说:“在游泳救生这块,在国内并不太普及。我们也希望水上救生这个项目能给大众游泳,或者更多需要的人群带来帮助。”

  戴晓蝶参加的200米超级救生最为复杂也最有代表性,运动员在游泳入水前行之后潜入水中捞起假人送到岸边,随后还要转身背负救生索具,拖曳救生浮标游到对岸,用救生浮标将另外一个浮在水面的假人绑住,再让假人脸朝上,以游泳的方式拖带回另外一侧对岸。这个过程里,运动员要往返4次泳池,救起没入水中和半浮水面上的假人各一个,据运动员介绍,灌满水80斤的假人在水下拽起的那一刹相当沉重,而在游泳过程中拖曳救生浮标和假人都在无形加大了阻力。

  尽管比赛复杂,但这个过程恰恰是军事救生和民间救生中经常遇到的情况,在世界各国军队中,水中救生都是常见科目,军运会上的救生游泳就是对这个工作的反映。通过在军运会上我军的表现,也可以从侧面看到我军军事素质和训练质量。同时,这项赛事和大众日常生活也有很大关系,据相关媒体报道,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溺亡的人数超过30万人,普通市民的水上活动中存在很多危险。而值得骄傲的是,推广和熟练掌握水上救生技术已经挽救过很多人,也因此水上救生更被称为“生命之光”。

  正像军运会很多项目的设置初衷一样,救生游泳的出现,让很多人第一次关注到这个问题。这是该项目自2003年意大利卡塔尼亚军运会以来首次作为独立的体育项目回归军运会。水上救生,不但有金牌的荣耀,更有生命的光辉。(转自10月23日《中国体育报》02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