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A年终总决赛首次来到深圳开启新时代

  WTA年终总决赛作为女子网坛的年度收官之战,今年首次来到深圳。既是对一年的总结,也为21世纪第二个10年画上句号。与此同时,本次WTA年终总决赛拉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章。“十年之约”的首届赛事,有许多值得回味之处。

多个首次继往开来

  8位参加女子单打的球员全部是1990年以后出生,包括3个95后和一个00后。这是赛事历史上首次没有了80后球员身影,这无疑具有划时代意义。

  相对而言,拥有巴蒂、大阪直美和本西奇3位95后的红组更加年轻,最终脱颖而出的也是巴蒂和本西奇,她们两人都是首次入围年终总决赛单打比赛。朝气蓬勃的红组也与中国这个新兴网球市场的崛起、深圳年轻的城市形象相吻合。

  为期10年的深圳WTA年终总决赛启航,同样具有划时代意义。值得一提的是,WTA年终总决赛始于1973年,比深圳这座城市的年龄更大,赛事不仅是首次来到中国,也是首次来到比自己年轻的城市。对于深圳而言,本次赛事也具有里程碑意义,因为这是深圳建市以来最高级别的单项体育赛事。

  很多参加本次赛事的球员都是首次来到深圳,一些外国记者也是如此,无论是深圳这座城市还是比赛组织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卫冕冠军斯维托丽娜就表示,球场虽然与新加坡略有不同,但无论是球速还是球场本身的观感都很相近。斯维托丽娜对组织方和方方面面都非常满意,感觉在深圳的一切都很舒适。年轻的本西奇是第一次入围这项女子网坛年终盛会,她认为很多东西都让她感觉新鲜有趣,享受其中。

三足鼎立言之尚早

  今年女子网坛的争夺中,大阪直美、巴蒂和安德莱斯库三人各获得一个大满贯冠军。事实上,综合考虑目前的实力和未来的潜力,这三人应该是未来最有可能成为女子网坛三巨头的球员。女子网坛群芳争艳由来已久,是否会因为她们的出现而改变,她们能否像“费纳德”在男子网坛那样开创一个时代,让人浮想联翩。

  大阪直美是三人中最早经历辉煌的,但她今年的表现称得上是迂回曲折,即便到了总决赛依然如此。她首场战胜科维托娃,复制了澳网决赛的辉煌一幕,但在与巴蒂比赛之前宣布退赛。

  安德莱斯库今年的上升轨迹与去年的大阪直美十分相似,而且对阵顶级球员时的超高胜率格外与众不同。首战对阵自己的偶像哈勒普,安德莱斯库虽然一度十分接近胜利,但还是未能如愿。次战与普利斯科娃的比赛中途因伤退赛,首次年终总决赛之旅戛然而止。

  巴蒂在三人中走得最远,收获也最多——提前锁定年终第一,首次参加单打就进军决赛,但每一场比赛都堪称艰苦。

  与此同时,斯维托丽娜、哈勒普和普利斯科娃等球员用实际行动证明,她们目前在身体、心理以及技战术运用成熟度方面都处在一个不错的阶段。同样年轻的本西奇第一次参赛就进入四强,说明年轻一代不仅只有那三个人。

中国金花值得掌声

  女子网坛年终大戏首次在中国上演,如果少了“中国金花”的确会让人感到遗憾。张帅和徐一璠没有让这样的遗憾出现,而且她们全都是凭借今年良好的表现入围。

  不可否认,当今职业网坛双打比赛的地位与单打不可同日而语,但双打比赛也有其独特的魅力,尤其是在业余范围内具有很高的认可度。中国网球人对于双打同样具有深厚感情,中国网球在奥运会和大满贯的突破都离不开双打。

  事实上,能够入围本次年终盛会本身就是一种肯定和荣誉。年终总决赛每一场比赛都堪称大满贯八强水平,不仅上演了“金花德比”,张帅与斯托瑟还闯入半决赛。张帅迎来了继澳网女双夺冠、温网女单八强后又一个里程碑式的节点。徐一璠在有伤在身无法释放全部能量的情况下,拿到了3年来参加年终总决赛的首场胜利,同样可喜可贺。(转自11月4日《中国体育报》07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