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案”因人制宜 中国攀岩苦练内功力争突破

  东京奥运会延期,对各项目的备战都或多或少有影响,中国攀岩队日前已经在怀柔国家登山基地集结,无论是已经拿到资格的青春组合潘愚非、宋懿龄,还是正在为资格征战的钟齐鑫等老将,都将在现阶段潜心苦练,以期在一年以后的东京奥运会上有所建树。
  在已经结束的奥运资格赛中,攀岩项目已经产生了15男和15女的资格,还有5男5女的资格未定。中国队已经获得了1男1女资格,分别为男子选手潘愚非和女子选手宋懿龄。从年龄上看,这两位选手都比较年轻,东京延期一年不会对他们产生太大影响。
  潘愚非今年20岁,宋懿龄只有19岁,两位初生牛犊各有千秋,凭借各自的技术优势于2019年底的法国斩获奥运资格,为中国攀岩锁定两个席位。相对而言,两个人若能经历一年时间的沉淀,保持住上升势头,值得期待。
  潘愚非作为全能运动员,攀石和难度是他的强项,速度虽然是辅项,依旧有一定的竞争力。据领队赵雷介绍,潘愚非处在快速进步期,连续两年相对稳定的冬训,为他的能力水平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若能持续保持高强度、高技术的训练节奏,未来可期。
  宋懿龄作为速度专项运动员,仍然需要在难度与攀石两个单项上有所突破,因此也将在一年的延期时间内恶补短板,期待有所提升。
  除了两人之外,中国攀岩国家队还有一些队员,如钟齐鑫、张悦彤、牛笛、瞿海滨等队员,也都在积极准备,力争在亚洲区奥运会资格赛上获得入围资格。
  “攀岩项目现在基本上要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制订‘一人一案’的训练计划。比如说潘愚非,他的训练计划就是突强项,宋懿龄的计划就是补短板。钟齐鑫这些争取资格的运动员,就要围绕目前暂定于12月份举办的亚锦赛展开训练。”赵雷介绍说。由于国际国内赛事的延期以及取消,以往围绕赛事周期备战的节奏也被打破,训练计划也在不断调整中。
  截至目前,所有队员都在怀柔基地按部就班地训练。作为新入奥项目,攀岩队并没有太多的大赛备战经验,但队伍早在2016年攀岩入奥后就提早布局,聘请外教并搭建复合团队。近几年中国登山协会搭建竞赛体系平台,举办中国攀岩联赛以及世界杯等系列赛事,为运动员增加比赛机会。此外还与省市合作,建成十余支省市国训队,广纳人才,中国攀岩近几年发展迅猛,呈现强有力的发展态势。
  “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的统一部署,队伍目前正在积极调整备战方案和计划。”赵雷说,根据全球疫情形势,外教并没有放假调整,而是和队员们一起驻守在登山基地,共同生活训练。
  “本阶段的奥运备战周期中,国家攀岩队将认真贯彻落实总局‘恶补短板、狠抓基础体能’的总体要求,重点就是提高体能储备。”赵雷介绍说,攀岩入奥后我们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冬训在技术和体能上又有了显著提升。虽然目前无法得到比赛的检验,但下一步也会努力创造多种方式去营造竞争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攀岩项目入奥以来,登山中心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备战工作,专门成立了国家攀岩队党支部,将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要位置,队伍一直在不断完善制度建设。“现在奥运会延期,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准备。攀岩队已根据总局的总体备战工作部署,及时调整东京奥运会备战周期,进一步完善训练工作方案。”赵雷说。(转自5月11日《中国体育报》02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