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排球队培养出三名职业选手 北京交通大学男排这样做……

  “宽口进,宽口出,给学生多元成长空间,让大学生运动员两条腿甚至多条腿走路,培养体教融合的复合型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日前,北京交通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男排主教练陈星飚这样总结自己的体教融合经验,基于这样的理念,陈星飚培养出的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2014级男排队员武弸智从上海男排成功入选国家男子排球队,成为男排国家队第一名来自大学生队伍的运动员;现北京男排的领队孙育博是交大男排队培养的第一个踏上职业赛场的学生;在9月进行的全国排球联赛上海男排和江苏男排的决赛赛场上,武弸智与师兄袁辉龙隔网相视,而袁辉龙是交大男排队培养的第二名职业排球运动员……从高水平运动队培养出三位职业选手,这并非偶然。

因材施教 培养多元体教人才

  在陈星飚看来,学生不脱离高等教育体系,在练习体育的过程中培养兴趣,发掘孩子的运动天赋,获得良好的运动技能,并提供给他们展示的平台,增强自信从而促进其他方面进步,就会形成一个大学生运动员培养的良性循环机制。陈星飚说:“大学前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孩子,不能说进了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反而把学生的发展面收窄。所以在选材上我们就要特别关注学生的特点,在大学期间应该怎样做才能发挥他们的优势。是否能往职业选手的方向培养,如果具备条件可以朝这个方向走,如果不具备,学生未来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就业,还可以选择别的专业去学,大学给了他们多元的方向去发展。”
  “第一,文化学习成绩绝对不能落下;第二,不能拔苗助长,不能过度训练;第三,学生一定要有思维观察能力和国际化视野,注重运动理论水平提高。”陈星飚这样总结自己的训练原则,“这也是高校的特点,我们不光提倡苦练,而是要在科学的方法下,用先进的理论去指导训练实践,现在参赛环境越来越宽松,学生也可以参加各种比赛去检验自己。”

两条腿走路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如果说武弸智等人是排球后备人才从“教”到“体”的典型,那么其他学生成功考研的经历则是由“体”融入“教”的范例。有的队员被地方队挑中没有去,坚定地和陈星飚说“我要考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规划这让陈星飚很高兴,“职业赛场有它的残酷性,能从高校进入专业队的毕竟是少数,能够勇敢拒绝这条路,说明我们的学生具备‘学习+训练’两条腿走路的能力,选择权掌握在自己手上。”
  在陈星飚的要求下,男排队员每天参加训练时带上书本,训练结束后集体自习,养成了爱学习的风气。成功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黄韬说:“一开始我们不太适应这种学习管理方式,毕竟高强度训练之后身体已经相当疲惫,坐在桌前几分钟就开小差了。陈老师要求不许用手机,队员们不看书也就无事可做,逐渐开始探讨起书本知识。从最开始某个队员突然回想起老师讲课时提出的段子,逐渐过渡到同学们开始对老师相关观点的讨论,因此不得不自己翻书查找资料加以佐证,大家逐渐积累了知识,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习的兴趣。”

放宽视野 拓宽体教融合思路

  陈星飚之所以能将体教融合在交大男排队“外化于行”,是因为他自身丰富的体教经历早已将这一理念“内化于心”。1994年陈星飚从北京体育大学本科毕业,在交大带队四五年以后,他又回到了北体大读了两年研究生,导师吴中量的治学态度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回到交大之后,除了带队,担当国际排联国际级裁判、中国大学生男排主教练,中国国家男排的科研教练多种经历让他受益匪浅,放宽视野,也把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带到了大学生运动员的培养中。
  知行合一是交大工作的宗旨,陈星飚认为,体教融合最重要的也是要做到知行合一。“首先要明白,是知;再要去做,是行。从明白到做到、做好之间是有一个过程的。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学校的工作就是培养人,是给孩子增加选择,而不是路越走越窄。除了高水平运动队外,大学体育还承担更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让他们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并成为终身体育锻炼者是大学体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转自11月16日《中国体育报》05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