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练兵效果明显 国青结束中乙联赛争夺

  中乙第一阶段比赛日前战罢,由于U19国青队将不参与之后的第二阶段争夺,球队已经完成了全部比赛。球队主教练成耀东认为,中乙比赛为锻炼队伍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球队在战术水平、处理球经验和能力、自信心等各个方面快速提高。

  U19国青队是今年中乙联赛备受关注的球队,不过这支青年军开局就遭遇三连败。仔细分析这几个失球,大部分是对手反击,以及定位球丢分和无解的世界波,反映出了国青实战比赛经验不足的问题。

  球队教练组对这样的开局有心理准备,成耀东说:“事先我们预见到开局会比较难,毕竟队员们是第一次打职业联赛,而且对手都比较有经验,处理球时的心态、合理性方面,都胜过年轻队员一筹。”尽管连输三场,但队伍与对手实力并非差距悬殊,教练组认为有些丢球是因为“小打大”,年轻球员在场上不自信,处理球容易犹豫,盯人、卡位时的专注力不够造成的。

  通过实战反思,国青队在随后的比赛中迎来反弹。第4轮面对当时以三连胜战绩,排名赛区第一的武汉三镇,国青队取得了首胜。随后几轮的比赛中,国青队的表现可圈可点。

  成绩提升可喜,球队比赛能力提高更是不争的事实。成耀东坦言,“中乙比赛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让队员能快速地提高。”在他看来,队伍的表现总体达到了要求。他重点提到了中场的变化:“去年带队三个月后去参加亚青赛,当时感觉最缺的是中场组织型人手,包括和东南亚球队交手,我们都是采取了防守反击、深度防守的战术。当时如果想采取控球战术,对手一压迫,我们就很难组织起进攻。今年在中乙联赛和成年队打比赛,队伍中场的进步很大,中场控制力方面已经接近对手,我们发现队员还是有潜力的,在高强度对抗的场景下,他们能保持一定的控球能力。”

  国青队本次参加中乙联赛的锻炼效果,也更加坚定了队伍未来通过高水平比赛继续提升实力的思路。比如此次参加中乙联赛的初衷,就在于国内相同年龄段的比赛质量难以保证,所以让队伍通过和有经验的职业队打比赛以获得提高。

  除了成绩达标、技战术进步外,成耀东认为在赛风赛纪方面,队员总体都比较自觉。而目前全国都极为重视的防疫工作,球队也能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通过参加中乙联赛,教练组还关注到了其他队伍当中的适龄球员,更全面地了解这个年龄段球员的情况。目前,队伍已经将新发现的十余名优秀适龄球员纳入考察范围,未来还会将他们招入集训名单集中选拔。

  成耀东表示,2021年,队伍希望能以中长期集训的方式继续参加联赛,提高球队的水平。此外,如果疫情有所改善,能够前往日本、韩国等地,与当地高水平队伍多打些正式比赛,也是提高队伍水平的一种选择。(转自12月1日《中国体育报》04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