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不断寻求突破 进步中找差距

  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以来,中国冰雪运动踏上了高速发展的列车,经过“扩面”“固点”“精兵”,进入“冲刺”之年后,覆盖北京冬奥会109个小项的国家集训队全部建立,备战选手从2019年底的1100余人精简至500余人,冬奥会前还将继续筛选精兵强将争夺冬奥参赛资格。

  进入北京冬奥周期后,中国选手在花样滑冰、短道速滑、速度滑冰等项目上面临着挑战和压力。
  2018年平昌冬奥会,高亭宇的男子500米季军给了我们惊喜。2019-2020赛季速滑世界杯首战,宁忠岩以1分09秒220夺得男子1000米亚军,实现了我国男子运动员近几十年来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宁忠岩还与队友王世伟、廉子文以1分21秒322的成绩夺得男子团体竞速银牌,仅以0.16秒的劣势输给荷兰队。在世界杯哈萨克斯坦站,宁忠岩获得男子1500米冠军,并且打破了场地纪录,上一次中国选手在该项目上获得世界大赛金牌还要追溯到1963年。在世界杯卡尔加里站,宁忠岩以1分43秒262的成绩摘得银牌,创造了该项目个人最好成绩,并打破全国纪录。一周后,宁忠岩又在盐湖城单项世锦赛上,以1分42秒333的成绩,再次刷新了个人最好成绩和全国纪录。

  上赛季结束后,宁忠岩获得男子1500米赛季总成绩亚军,还获得男子1000米总积分第五名。他也是上赛季中国速度滑冰出现的最大亮点。此前默默无闻,上赛季开始后几乎每场比赛都有惊喜,不论是与队友的团队合作还是个人表现都可圈可点。宁忠岩的出现也让大家期待,在北京冬奥会他还能带给我们惊喜。荷兰作为速度滑冰王国,在国际舞台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是北京冬奥会金牌的强有力争夺者。(转自2月26日《中国体育报》06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