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融合 薪火相传——福建首届红色运动会打造特色品牌

  一场别开生面的运动会,让福建省的红色体育文化基因迸发出别样的生命力。6月20日,由福建省体育局、龙岩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运动健身进万家 红色薪火永相传”福建省首届红色运动会在长汀落幕。

  运动会为期两天,共设置6个比赛项目,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地市12支代表队的近500名运动员报名参加。从取材于革命战争时期的投弹、红军挑粮、抢救伤员,到喜闻乐见的跳绳、三人篮球,再到融合红色文化景点的红色足迹定向,运动员们穿上当年的红军军装,体验运动激情。

  将红色文化融入体育运动,首届红色运动会一亮相,就以独特的内涵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来自龙岩代表队的石苏明参加了抢救伤员项目。他表示,这次运动会的比赛形式很好,“与一般的体育赛事相比,感觉有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有了创新,红色精神有了更好的宣传载体。”

  长汀县委常委、副县长章炜表示,以红色为主题的运动会在福建省是第一次举办,同时,在项目设置上,除了突出革命年代特色之外,还包括定向越野这样的亮点。

  来自三明队的林彩云和她的队友们第一个冲过了红军挑粮的终点线。在她看来,这是一场团队的胜利,每一个人都拼尽全力,“其实,最终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拼搏的精神。”

  毫无疑问,通过体育运动,红色文化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参与者。

  首届红色运动会选择落户长汀并不是没有理由的。汀州红军体育场,过去叫南寨广场。1929年3月,红四军从井冈山转战闽赣边界,在长汀县四都镇入闽,攻克汀州城,随后统一军装,在南寨广场(现在的红军体育场)进行了苏区历史上第一次军事操练和红色运动会。

  章炜表示,“运动会选择在长汀举行,对于传承长征精神,传承体育精神,尤其在推动全民健身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下一步,将结合此次红色运动会,深入挖掘长汀苏区以及全省苏区的体育史,打造苏区体育史博物馆,发扬苏区体育精神,努力在体育事业方面走出苏区老区独特的发展道路。

  福建省体育局副局长董劲松认为,在长汀举办的福建省首届红色运动会,不仅是体育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军革命精神的具体表现,是全省广泛开展“运动健身进万家”系列赛事活动的最好展示,更是落实全民健身战略、助力健康福建建设的重要举措。(转自6月23日《中国体育报》05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