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跤更受女孩喜欢

  “中国跤历史悠久,不是某一个民族特有,它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担任十四运会群众赛事中国式摔跤技术裁判的沈志坤说,“现在很多影视、文学作品反映的北京天桥、天津南市的撂跤,就是‘中国式摔跤’的原型,实际上‘中国式摔跤’的提法也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制定撂跤项目规则,为了区别于国际式摔跤确定的名称。相比于国际式摔跤和柔道比较复杂的规则,中国式摔跤的规则很简单,摔倒对方就能得分,不需要复杂的地面技术。”

  沈志坤谈到,中国跤适合作为全民健身项目进行开展,因为它的速度、力量、柔韧练习都是基础身体素质练习的内容,源于早年间人们为了防身自卫。此外,中国式摔跤的很多技术动作、训练手段可以作为国际式摔跤、柔道的入门和基础,有助于这些项目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升。他说,中国跤不一定需要两个人才能练习,即使没有人配合你摔,也可以通过基本器材辅助练习或做一些空中动作,比如石锁就是中国式摔跤的辅助练习器械,可以成为独立的训练体系,现在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了执裁比赛,沈志坤还是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教师,日常负责本科生体育选修课的教学和一些专业运动员退役后的教学工作。他说:“有时候三个班一起上课有近100人,他们都是此前零基础的学生,因为喜欢或好奇选择了这门课程。除了上课外,在北体大还有中国跤社团,去年招新就有100多名学生报名,未来可能会有一部分孩子参加到这个项目中,对中国跤的推广也有很大的帮助。”

  谈及班里和社团中男女生的比例时,沈志坤说,其中女孩子的比例会稍微多一些。“现在很多高校学生对这个项目感兴趣,我觉得现在女孩子比较多可能也是因为她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向往,以及作为最早的格斗体系,确实具有防身自卫的作用,可以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保护自己。”

  中国跤现在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喜爱,相信随着中国跤不断发展和推广,未来会有更多人接受和喜爱。(转自9月22日《中国体育报》05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