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后如何做“加法”——武汉青少年体育培训火热

  日前,记者来到武汉市汉口江滩的一处篮球公园。球场内,青少年成为主角,有的对练攻防,有的在教练的指导下练习基础动作。该篮球公园运营经理莫严透露,这样的火爆场面,和出台的“双减”政策有很大的关系。除了中午吃饭时间,周末全天所有时段的培训基本上都排满了。

  在场边观看训练的学员家长付瑶瑶说,今天是她看到人数最多的时候,特别是10岁以上年龄的孩子多了一倍。

  “双减”政策出炉后,最开心的莫过于孩子们。学员家长袁泉说,今天是第一次参与体育培训,以前周末都是给女儿报英语、数学等学科课程,两天的课排得满满的,自己也感觉到孩子有时会有些消极厌学的情绪。这学期报的篮球课程,孩子刚上完一节课,开心得不得了。

  一旁的女儿袁逸蕊接着爸爸的话说,“之前上作文培训班,题目是写我的假期,我都不知道写什么,每次都是上培训班。现在每个周末就只有学打篮球和学画画的两节课,都是我喜欢的,真是太好了。”

  武汉全民健身中心场馆负责人李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8月底,机构报名、咨询的人数增多了,感受到家长对孩子体育培训方面的需求有明显增长。与以往不同的是,新学期开始后,一些家长将孩子一周参加一次体育类培训,增加到一周两次。培训项目与时间也有了更多的选择,不再集中在某个固定的时段。

  拥有30多年教龄的乒乓球教练余长春,也对“双减”政策表示欢迎。“打乒乓球对孩子的眼睛很有好处,还能锻炼他们的反应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余长春说,初步估计这个学期的每个周末,他平均每天要指导的学员人数会从5人涨至8人左右。

  武汉体育中心足球俱乐部的冯丹介绍,现在主要是给4—16岁的孩子提供足球训练,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相较于往年开学季,今年来参加体育锻炼的孩子多了许多,特别是周末,14片人工足球场几乎没有“空闲之地”。

  “周末和小伙伴们一起来踢球,教练会加些游戏互动的环节,实在是太好玩了,学起来一点都不枯燥。”二年级学生张木少说。

  据了解,除了周末体育培训火热外,为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9月1日起,武汉市中小学陆续开始推行“课后服务”。多所学校引进专业机构、社会资源和家长专业力量,采取混龄混班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声乐、艺术、体育、科学等不同类型的个性化课程和社团活动。(转自9月17日《中国体育报》07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