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 积蓄奋斗力量——记贵州黔西南州盲聋哑学校教工舞龙队

  传承推广龙狮文化是发展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重要体现,为了推动融合教育发展,让残疾学生享有更优质教育,贵州省黔西南州盲聋哑学校2019年3月正式开展龙狮文化运动。目前,舞龙运动已成为学校特色课程。

  2021年7月,学校教工舞龙队参加了全运会广场舞龙贵州省选拔赛,队员们积极投入赛前训练工作。七月的天,十分炎热,学校没有室内训练馆,队员们只能顶着烈日日复一日地艰苦训练。录制选拔赛视频的时间如期而至,教工舞龙队队员们终于熬过艰苦的训练,在贵州省选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代表贵州省企事业单位组参加全运会的资格。

  喜悦的背后意味着更加高强度的训练。队员们深知自己的舞龙技能与专业舞龙队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为了拉近与其他队伍竞赛水平,贵州省体育局高度重视训练工作,迅速抽调专业的教练奔赴黔西南州开展决赛前训练工作。参赛队伍中有两名听力障碍队员、3名女队员,还有1名男队员已经50多岁了,难度动作的增加、队员之间的默契和体力的不均,将是舞龙队训练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

  站肩造型的训练,体力、平衡训练是关键,为了保障队员的安全,刚开始,2号和9号队员总是在一大群队员围成的保护圈中开展训练,由坚持做到平稳上肩保持平衡的情况下走几步,再到平稳上肩会保持平衡的前提下完成动作技能,这一过程训练充满着艰辛和心酸。为了能够保持龙身的饱满程度,提高8字舞龙技能,队员依次换把位完成8字舞龙20次成了饭前必修科目,如此种种训练没有一名队员选择退出或者放弃,都在尽自己最大努力完成训练。

  50多岁的龙老师,因为训练时不慎腿脚受伤,不能够参与到后期的训练,按道理年龄偏大的他,可以选择在家休养。但是每次训练他总是第一个到场地,提前准备好水、药品等保障物品。他说:“虽然不能再和队员们一起流汗,但是我可以为舞龙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紧张激烈的训练,终于迎来了全运会广场舞龙项目决赛上传视频的日子,为了平等公平地开展比赛,组委会要求上传的视频只能一次性完成所有动作技能,所有队员在领队和教练的鼓励下,齐心协力把最好的水平展现出来。学校教工舞龙队与专业的舞龙队相比,实力还存在差距,但是能够代表贵州省参加全运会,对于舞龙队每一个队员来说都是无比光荣和自豪的。

  黔西南州盲聋哑学校教工舞龙队有着“峡谷造奇境,坚毅育强者”的特教人执着追求,也有着“自强、忠义、崇礼”的龙狮精神。在传承推广龙狮文化的路上,黔西南州盲聋哑学校一直在前行,其目的就是为孩子们与健听人搭建同台竞技的机会,从而赢得尊重,增强自信,让残疾群体更加充分享有平等参与社会大家庭的各项活动。(转自9月8日《中国体育报》07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