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首届女子体育节排舞比赛搞“特殊”

        浙江省首届女子体育节第一个比赛项目排舞日前结束了为期两天的比赛。排舞比赛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地39支代表队、871名女同胞参赛。
 

特殊的规定 难度越大得分越低


        浙江省首届女子体育节由该省体育局、省直属机关工委、省妇女联合会、省总工会、省体育总会主办,衢州市政府承办,3月至10月在衢州各地举行。体育节共设排舞、第九套广播操、花式团体操、健身球操、健美操等26个大项、131个小项。排舞是女子体育节的第一个比赛项目。
        “排舞,通俗说,就是排成一排跳舞,是最平民化、最草根的健身项目。现在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排舞都拥有无数粉丝,其中,女同胞更是绝对的主力军。”排舞比赛仲裁委员会副主任余绍森向记者介绍道,“在女子体育节设置的各个项目中,女同胞们对排舞的热度尤其高,原因就是平时就是它的忠实粉丝。”
        本次排舞比赛有一个特殊规定,即出现空翻、抛接、单人过肩托举、叠罗汉等高难度动作时,裁判长就要对参赛队进行扣分。也就是说高难度动作不但不能加分,反而是被严格禁止的。
        “女子体育节是体现参与性和大众性的一个比赛,这里不是体育金字塔尖的较量,而是普通女同胞展示自我的平台,门槛一高,会把很多人拒之门外的,参与者对排舞的热度比高难度动作更重要。”余绍森说,这样的特殊规定是为了让不同基础、不同年龄的人在一起也有得比。


特殊的风景 40后90后同曲飙舞


        按照大赛的规定,每个参赛队都分别要参加规定曲目和自选曲目的比赛,规定曲目有两首、自选曲目50首。也就是说,同一个排舞曲目,你会连续看到很多遍演绎。不过,你丝毫不用害怕看腻。
        因为同一首舞曲,虽然舞步一样,可服装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有穿着运动装的、有穿着礼服裙的;有娇俏的公主裙、有配着芭蕉扇的媒婆装;有性感的“印度风”,有干练的“军旅风”……39个参赛队没有重样的参赛服,让比赛非常养眼。
        更有意思的是,虽然871名参赛选手以45岁为界分为了甲乙组,但由于备选曲目都一样,于是,年纪相差四五十岁的参赛选手就会同曲飙舞。
        代表宁波市代表队参赛的宁海老年舞蹈队平均年龄55岁,年纪最大的潘凤雏已经65岁,但老奶奶们拿着芭蕉扇、穿着媒婆装大跳排舞的时候,风头一点不输90后年轻美眉们。细看参赛名单,选手从40后到90后,每个年龄段都有,如此跨年龄的较量,估计只有排舞才能提供这个公平的较量机会。


特殊的区域 边化妆边聊“健身经”


        如果是竞技比赛,赛前选手的候场区,会是一个略显沉闷、安静的地带。可女子体育节排舞比赛候场区,却是一个热度颇高的地方。一边看别人的比赛,一边比划着自己的动作;一边化妆,一边不忘和周围人闲聊,聊得最多的话题,是各自的“健身经”。
        “这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像我们单位没有排舞队,这次回去大家很想组一支。”忙着为自选曲目比赛换装的省国土厅代表队队员沈世蓓在场外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说得最多的也是“健身经”,“人到了中年以后一定得把运动当一回事,把单位、小区周边的体育设施用起来是最好的办法。我平时中午就到单位旁边的游泳馆游泳、饭后会在小区旁慢走。周三我的车限行,早到单位我就在办公室打太极拳。女人家爱运动绝对会是家里的正面示范,我女儿现在就会跟着我饭后动动,是个不错的开始。”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