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届市民运动会将开幕注重全民参与

    上海南京西路市民运动会倒计时牌显示屏上红色的数字,在告知来来往往的路人:距离“开幕日”还有50天。作为上海体育“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举措,全新创办的上海市民运动会6月10日就将盛装开幕。将通过百万市民的快乐参与,最终达到“提高市民身体素质、提高体育健身人口、提高社会参与程度”的目标。


    “民生”  ,“民众” ,“民乐”


    从“市运会”到“市民运动会”,乍看只是多了一个字,却显示了市民运动会以“民生”为根本、以“民众”为对象、以“民乐”为目标的特色。
    在第一次报名现场,一大早,徐家汇公园公共运动场内25顶帐篷已人头攒动,不少市民前来咨询、报名或预留信息。一群健身团队的姐妹们,在健身秧歌的柜台前报了名。“这样的比赛形式以前从来没有过,有这么多老百姓一起来参与,氛围一定很好。”有的还争相与刚揭晓的会徽、吉祥物合影,气氛十分热闹。
    和以往运动会不同,本次赛事打破以往办体育赛事的思维定式势,从市民大众的需求上寻找突破;从体育的文化内涵中去创新活动。提出全新的“5105100”办赛思路和主体框架,即赛事由竞赛、展示、擂台、活动和服务五个方面、10大版块组成。赛程历时5个月,计划有百万市民参与。
    上海市体育局局长、组委会常务副主任李毓毅认为,“市民运动会本质上就是一项民生实事,体现了上海体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和服务市民理念的拓展。”


 

    五大转型  ,注重服务


    筹办中,上海强调五大转型 注重服务。即指导思想转型,项目设置转型,发动形式转型,赛事组织转型,奖励形式转型。
    具体而言,项目设置打破竞技体育条框的约束,以亲民便民、快乐参与为标准。为让更多的百姓参与其中,组织者赋予“市民”一词最为宽泛的外延:凡在沪工作、学习和居住的所有人员,不管是否具有户籍或居住证,包括高校、驻沪部队、外来务工人员,乃至来沪游客,只要有兴趣,都可以报名。
    鼓励各区县、单项体育协会、社会各界多办赛、办好赛。如市总工会牵头组织的上海职工体育四季大联赛、市妇联的上海市家庭亲子运动会、上海警备区牵头组织的驻沪部队健身系列赛等。
    不设“金牌榜”,但设“排行榜”。以反映组织发动参与项目的人数、承办比赛和组织活动的数量。为增加市民荣誉感和参与热情,引入了“运动等级”和“段位制”作为奖励。获得名次的运动员,除了颁发证书外,达到标准者还将获相应的业余运动员等级或段位,获得成绩的还能免费参与健身。体现淡化金牌意识,呈现出多样化。


    把好参赛关  ,赛场就在身边


    记者了解到,市民运动会设项上不求“正规”降低门槛,竞赛类设置50个单项,除田径、游泳、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围棋、中国象棋等传统项目外,出现了信鸽、龙舟、拔河、登山、电子竞技、五子棋、轮滑、极限、风筝、钓鱼、舞龙舞狮等喜闻乐见的趣味性项目,突出了 “大众化、多样化、社会化”的办赛理念。
    市体育局局长、组委会副主任李伟听介绍,制定的50个单项竞赛规程,明确了800个竞赛小项、展示项目、擂台项目以及服务项目,以调动广大市民的积极性。市民运动会期间,还将通过流动“大篷车”,把赛事办到市民身边,辐射到建筑工地、菜场、军营、敬老院等。
同时,将严把参赛关,明确每位参赛选手的认定具备三要素:参赛项目经认定、秩序册上有名字、比赛成绩为有效。
    希望通过市民运动会的举办,逐步提高整个市民群体的健身意识,提升上海市民的身体素质和幸福指数,让体育逐步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