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巡礼——广西省来宾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为确保创建目标实现,结合城市特点,采取超常规的措施,以村级为基础,以篮球为主,以文体共建的方式,先从农村再到城市,把重点放在基层,从村级抓起,走文体结合的路子,取得显著成效。


全民健身经费投入法定化


    来宾市作为西部欠发达城市,财力薄弱,恰逢建市之初,百事待兴,百业待举,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为保证资金投入,一是将全民健身工作经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资金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确保全民健身工作经费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步增加。二是将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的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全民健身工作列入来宾市“十二五”发展规划项目。三是市政府把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全市2012年十件为民办实事之一,纳入各级政府、各部门绩效考评内容,各级财政均安排有资金和项目作保证。2011年来宾全市体育固定资产投资达3.1亿元,预计今年将突破4亿元。


全民健身活动常态化


    全民健身需要活动来体现和推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是“创城”工作内在要求和具体表现。来宾市“创城”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市级、县级每年举办群众体育赛事活动30次以上;乡(镇)每年举办一次农民篮球大赛;行政村(社区)每年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组织本区域全民健身活动3次以上;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坚持组织开展各类群众体育活动,经常组织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每年组织群众体育赛事活动4次以上。
    坚持以举办一年一次的全市全民健身运动会为龙头,带动各行各业开展各项健身活动。在全市全民健身运动会带动下,市、县、乡、村、屯举行的活动项目更加丰富多彩,有篮球、气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自行车、围棋、桥牌等活动。
    以篮球比赛为纽带,加强联谊活动。来宾市素有篮球运动之乡,篮球运动在来宾有浓厚的氛围。农闲时节组织群众举行本地的组与组、队与队及跨村、跨乡、跨县之间的农民篮球邀请赛,开展“篮球外交”活动,这不仅增添了节日气氛,还丰富了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有效地推动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
    市委、市政府领导,市直、县直机关各部门以篮球比赛为抓手,结合开展各项农村工作,组织篮球队深入到县、乡(镇)、村、屯与农民篮球队同场竞技。以篮球活动为平台,以服务“三农”为目标,以篮球比赛为形式,有效推进“三农”工作的顺利实施。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在校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结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独创极具民族特色的“校园体育大课间”活动,把踢毽子、踩高跷、三人板鞋、滚铁环、竹竿舞、高杆投绣球、背篓绣球、花样跳绳等项目列为课堂教学内容,有计划有步骤组织教学。“校园体育大课间”活动不仅活跃了学校的体育氛围,还确保了民族体育项目在校园里得到传承和发扬。


“创城”工作措施制度化


    “创城”工作在全国是一个创新之举,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照套,完全依靠在实践中摸索,而建立一套简明易行、有约束力的制度和机制,则是确保“创城”工作常抓不懈的重要手段和保障。一是在征求各方意见基础上,聘请有关专家指导制定、修改、完善《来宾市创建“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考评细则》、《来宾市创建“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试点工作职责分工》等一系列“创城”工作配套文件,保证“创城”工作各项任务圆满完成。二是为确保全民健身事业持续发展,探索全民健身工作长效机制,在探索中不断完善,在完善中求得发展,制定《来宾市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制度》、《来宾市全民健身活动组织保障制度》、《来宾市体育组织网络建设制度》等十几个工作制度。三是建立“创城”督查机制。为了扎实推进“创城”相关工作,及时反映和协助解决“创城”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确保在2012年底“创城”工作各项指标达标,建立了“创城”督查机制,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督查内容。
    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模式下,来宾市通过近半年的实践,坚持走文体结合的路子,在桂中大地出现“永不散场的篮球赛,永不落幕的文艺演出”,“创城”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