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江苏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成立8年来,在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网络建设、阵地建设、活动建设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经过近年的努力,全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得到充分的发展,人数和质量都有较大提升。现在全省3万9千多个晨晚练点,都做到了有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组织、指导和示范,每天在一线服务的4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成为区域文明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
强化协会组织,壮大社体指导员队伍,增强公共服务实力和水平
2009年以来,协会借助省体育局社团实体化改革的机遇,完善了办公室、综合部、业务部等内设机构,全省13市和部分县区都成立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省协会邀请著名体育用品企业负责人、各市体育局分管局长、著名高校体育部主任等担任协会的领导职务,使协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权威性,保持着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形成了一个能组织起人数可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发展体系,为造就大批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奠定了基础。
经过几年培训,全省社体指导员总数达到116908人,其中国家级372人,一级1354人。每天有4万多名指导员活跃在全省各健身站点和活动现场,指导群众锻炼,服务大众健身。
打造品牌特色活动,拓展项目覆盖面,形成全面发展优势
协会以建组织、拓场地、搞活动为抓手,依托社会,整合资源,创造优势。首先是打造品牌特色活动。协会坚持“以大活动带小活动,以专题活动带一般活动”的原则,先后协助省体育局组织了“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展示大赛”、“江苏省全民健身新优项目汇演”、“假日体育休闲系列”及各层次 “社区体育节”,联合其他体育协会和俱乐部开展各类比赛和表演50余项次。其中不少项目已经发展成每年必搞的品牌项目,成为群众和社会的期盼。其次是拓展项目覆盖面。无线电定向和空模海模运动开展范围小,想学习此类项目的群众找不到指导员。协会为此与两家协会合作开办了无线电定向、航空航海模型技能社体指导员培训,使这些原本曲高和寡的运动项目具备了发展普及的条件。
创新工作形式,丰富活动内容,着力提升社体指导员管理水平
近年来,协会采取多方面举措努力提高指导员的培训质量。一是组织学习交流。已连续三年每年组织100多名优秀指导员分赴浙江、北京、安徽学习观摩;二是强化培训质量。协会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根据流行趋势和群众需求,增加弹力带健身、体育养生和健身气功等内容,较好地适应了站点指导工作的需要;三是加强规范管理。协会全面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登记、注册、年报、督查、表彰等制度。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随时掌握队伍的动态变化。协会还加大指导员挂牌上岗、固定指导地点、公布教学内容和时间、一线到岗率和教学效果反馈收集等制度落实的督查,促进了基层站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规范管理,树立了指导员良好的社会形象;四是开展评选表彰。协会每年都开展全省优秀社体指导员评比表彰活动。2010年全省评出1000名“群众喜爱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和“江苏省十佳社会体育指导员之星”,激发了指导员的工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