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镇海区“老学堂”盛开科技体育之花

    在全国首批揭牌的54所科技体育传统校中,有这样一所小学令人印象深刻,虽然它的建筑从外形上看更像是一所“古宅”当中的私塾,虽然它所在的地方不是科技信息发达的城市中心,但就在这所看似“古老”的学堂当中,却孕育着一朵朵待放的科技之花。它就是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贵驷小学。


老校舍 新理念


    创建于1906年的宁波市镇海区贵驷小学,原名宝善学堂。百年来,学校以独特的环境,良好的教风、校风,为国家培养了无数人才,其中当代杰出的中国生物物理学奠基人贝时璋院士,著名的信息处理技术专家林永年院士都曾是贵驷小学早期的校友。
    虽然学校硬件设施外观较为古老,但在软件方面学校大力推进教育技术现代化,所有教室均配备了多媒体设备,还拥有学校网站、校园网络直播系统、校园电视台、校园音响广播系统,有阶梯教室、计算机房、科学实验室、航模活动室、语音实验室、美术、音乐、舞蹈房等专用教室多达27间。
    学校科技活动教室,看上去更像是一个供孩子们玩耍的乐园。地上的模型赛车跑道,遥控赛车比赛场地,墙上的一架架模型飞机,处处都散发着科技的魅力。虽然地处农村,但其科技化水平绝对能够让许多大城市中的学校都望尘莫及。


《学与玩》  进课堂


    在贵驷小学三、四年级孩子的小书包中,除了有语文、数学等常规文化课科目的课本以外,还有一本并不算厚的学校科技校本教材——《学与玩》。第一次看到《学与玩》时,感觉与其说这是一本教材,还不如说这是一本多彩的课外读物。翻阅课本,让记者意外的是,并没有在这本教材中看到过多的理论说教,给人留下印象的反而是留给学生自由发挥创作的大片空白和一个又一个能够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能力探索求解的小问题,正如教材开篇《写给同学的话》中提到的:“科学领域广阔无边,有待你去探究,去解决。”
    据介绍,自学校从2000年开展模型活动以来,到2008年,学校正式提出“以科技体育为特色,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口号,把科技体育确定为学校特色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其中,将《学与玩》纳入学校科技教学课程,对于三、四年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科技体育活动教学就是学校特色教育的重要内容。
    除此以外,学校在科学课、体育课、信息技术课,甚至美术课等课程中,都设置了与科技体育内容相关地课程,譬如在科学课中结合“运动和力”单元内容的教学,增加了许多学生喜欢的车模活动,在美术课中结合水粉画等教学内容,对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纸飞机等模型进行美化处理。学校还要求相关教师在每学期的教学计划和教案中有涉及科技部分的内容,并对其进行考核。
    通过近年来积极推进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贵驷小学已经在航模、体育、美术等学科形成了独特的教育风格,并在校内形成了一股“勤学、文明、活泼、向上”的校风。 “浙江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宁波市科普示范单位”、“宁波市科普教育先进单位”等一个个荣誉称号,都成为贵驷小学在科技体育道路上前行的见证。

(杨卓越)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