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木兰杯”校园足球赛促进两岸沟通

    提起厦门,人们便会想起海浪、沙滩以及浪漫的鼓浪屿,但这里的人们还有另一个割舍不断的情结,那就是足球。厦门过去是福建足球重镇,过往也有过职业球队参加甲A比赛的经历,现在也有一支球队征战中甲。但现在这里最出名的足球赛事却与女足有关,那就是一年一度的“木兰”杯女足邀请赛。大约每年的暑假,便会有来自祖国各地、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小球员受邀参赛,在海风的熏染下,足球成为这些女孩子们相互交流的纽带,也让她们在激烈的比赛竞争中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
    “一定要让‘木兰杯’成为厦门足球的品牌,让更多的青少年和女孩子们投入到足球训练当中,去享受足球的快乐。”厦门足协秘书长蔡笃信对记者说。的确,为了让“木兰杯”成为品牌,厦门足协做了大量的工作,除了繁杂的组织工作,还有就是要筹集足够的资金。幸好,厦门市有关方面为了推进校园足球在厦门的发展,在各方面都大开绿灯,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加上厦门足协积极的努力,因此“木兰杯”女足邀请赛才得以一直保留下来。
    2004年12月,宝岛台湾的木兰之友会与厦门市足协合作在厦门建立厦门木兰足球俱乐部,设立女足培训点,推动女足运动的发展及促进两岸交流。现在厦门足协已经确立了鼓浪屿人民小学、厦门梧村小学、同安实验小学和洁里康乐小学四个培训点。这几个培训点也一直是厦门足协重点扶持的女足传统校。2005年8月,第一届“木兰杯”女足五人制足球赛在厦门举行,当时参赛的就包括厦门这几支女足传统校的女足队伍,还有来自港澳台的几支中小学代表队。此后,“木兰杯”作为厦门市的一项传统赛被保留下来。今年8月初进行的“木兰杯”赛已经是第八届了。
    本届比赛的参赛球队包括来自湖南长沙南雅中学的女足代表队,还包括山西孝义六中代表队,也有两支来自宝岛台湾的代表队——桃园县同安国民小学和苗栗尖山代表队,球队依旧来自两岸三地,这也是传统之一。厦门足协秘书长蔡笃信对记者表示,现在国内还没有两岸三地足球人交流的赛事,属于孩子们的交流平台也少之又少,“其实,这也正是我们一直坚持举办‘木兰杯’的初衷之一。”他还表示,比赛的胜负并不是这些球队所考虑的,虽然小球员们在场上都表现出了极强的求胜欲望,拼抢也很激烈,但其实看看洋溢在她们脸上的笑容,就知道她们是在享受足球带给她们的快乐。这才是举办这种比赛的真正目的”。
    在这次杯赛的颁奖仪式上,记者被邀请坐在了木兰女足邀请赛的主要发起人之一刘润泽老先生旁边。刘老先生在30年前是台湾木兰女足的主教练,那时候的台湾木兰队几乎就是亚洲女足赛场上的霸主,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台湾木兰队曾连续3年夺得过女足亚洲杯的冠军而为人们所关注。刘老先生谈到木兰杯的历史和现状时也感慨万千,“这项比赛能够坚持下来的确不容易,当然,我们也希望她能够一直保留下来,让两岸三地踢足球的女孩子们能够始终有这样一个表现自我和相互交流的舞台”。
    正如刘老先生和蔡笃信所言,木兰杯并不只是个比赛品牌,更应该是一个两岸三地的孩子们通过足球实现文化交流和交往的品牌,竞技因素其实已经被淡化。每届比赛最后的颁奖仪式都更像一个两岸三地女孩子们的联欢晚会。换上漂亮衣服的女孩子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来自宝岛台湾的苗栗尖山的小队员们的民族歌舞更是让全场响起了阵阵掌声。同样,来自长沙南雅中学的孩子们也以几首欢快的歌曲对唱技惊四座。于是,苗栗尖山队的林陈福领队也开始与蔡笃信畅谈起邀请大陆孩子们赴宝岛台湾比赛交流的意愿。林陈福教练说,过去都是宝岛台湾的球队来大陆比赛,未来我们也希望来自中国内地的孩子们去宝岛训练比赛,进一步促进双方的交流,也让孩子们有更多通过足球进行交流沟通的机会。
    又一届木兰杯比赛结束了。在酒店房间里,孩子们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归程。通过比赛交上朋友的许多小队员们也开始相互告别,显得恋恋不舍。阳光,沙滩和鼓浪屿的琴声,让这些孩子们流连忘返,当然,更让她们不能忘记的还是在绿茵场上拼搏的每个瞬间,以及足球带给她们的欢笑和泪水。
    下一届木兰杯再见。

(孟洪涛)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